中医网页话题分类语料库
共6条
-
话题:养生/养生格言 标题:养生保健格言_养生格言_中医中药网
1.摄养可以延年 人活百年并不难,养生保健是关键。昧用者寿短,善用者延年。惜未危之命,治未病之病。勿以小益而不修,勿以小损而不防。 2.运动按摩保健 劳其形者长寿,安其乐者命短。静以养神,动以练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若要健,天天练。早起练长跑,老年变少年。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手指常动,百脉皆通。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3.饮食保健 食宜早些、食宜暖... -
话题:养生/养生格言 标题: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_养生格言_中医中药网
《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是一篇讲述打通任督二脉功法的文章,其十六字妙诀为:“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在清代《冷龄要指》《遵生八笺》《类修要诀》等著作中都记载有《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一文。这是一篇讲述打通任督二脉功法的文章,其十六字妙诀为:“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做功法前,口中先漱津三五次,用舌头搅动上下腭,则会满口生津,津液慢慢咽下,汩然有声。咽完后用鼻子吸清气一口,以意念之态静静地使清气直送至脐下一寸三分的丹田、气海处,略有贮存感,为之“一吸”。接着下腹部如忍便状,用意念提起,向上归于脐之深处,连及夹脊、双关,如此一路上提,直至脑后风府穴,再入头顶之百会穴处,这种向上提的功法,为一呼。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当内... -
话题:养生/养生格言 标题:养生的六字箴言_养生格言_中医中药网
中医养生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即:顺、静、修、调、补、固。
近年来,中医养生热持续升温,人们跟着电视、书籍学着如何饮食、锻炼、防病,可养生的要领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其实,中医养生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即:顺、静、修、调、补、固: “顺”:养生要“天人合一”,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要晚睡早起,少发怒,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就是让心安静下来,可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静才能“病安从来”,达到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修”:《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就是说,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调”: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黄帝内经》强调呼吸的调节。肺是宰相,它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肺气的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的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如果肺的功能失调,不仅是肺本身的... -
话题:养生/养生格言 标题:一日养生歌_养生格言_中医中药网
一次大便成习惯,二次睡眠保神安。三顿饭菜好饱少,四次小便防憋忍。
一次大便成习惯,二次睡眠保神安。 三顿饭菜好饱少,四次小便防憋忍。 五点半时吃晚餐,六种蔬菜杂粮鲜。 七点新闻必须看,八次饮水一千三。 九酒限量要禁烟,十点睡觉不过晚。 一日养生十字歌,人人遵循保康健。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发重视,然而不少人对健康养生的理解却是片面的:过度追求长寿,迷恋“福禄寿喜色财”。其实,养生不是通过步入各种各样的养生馆、迷信道听途说的养生方法、吃多种多样的保健品等来实现,而是应该按照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摄生养慎,防微杜渐,未病先防。 《黄帝内经》有云“治病必求于本”,这是治病治人的根本所在。中医养生的根本之道是本于阴阳,本于正气,内求于本真,调摄精气神,不外寻“灵丹妙药”,不依靠偏方、秘方。 什么是正气?《灵枢·小针解》说:“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正气是指人体抗邪的能力,亦指“精、气、神”。人是否会生病取决于正气是否充足。 如何鼓舞人体正气和精、气、神,提升自己的生生之气?《黄帝内经》早已有说明。笔者依据《黄帝内经》理论中的养生要点,结合人们生活的实际情况,把养生归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并总结出“吃、喝、拉、撒、睡、动、情”养生七字。具体建议如下: 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早起选择在卯时,以6点~6点30分为佳,此时是大肠经旺盛的时候,宜醒来即排便,坚持“经常化”,预防便秘形成。每天排尿1600~1800毫升为正常,超过2500毫升为多尿,少于400毫升为少尿。 每天坚持睡子午觉。即在每日12点半左右午睡。午睡以15~30分钟有益健康,若是超过30分钟,身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容易打乱生理时钟,影响正常晚觉。晚上睡7~8小时为佳,中医认为,熬夜往往会伤及肾中精气,并损伤心神、肝魂、肺魄。好的睡觉时间是晚饭后4小时,即子时(23点~1点)之前入睡,此时胆气旺,人在睡眠中才能养蓄胆气... -
话题:养生/养生格言 标题:古人的长寿养生诗_养生格言_中医中药网
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他认为老年人生活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古人养生诗佳作甚多,茶余饭后,细细玩味,十分有趣,对健康长寿也颇有裨益。 人到老年,不管其寿高多少,乐观旷达,就能无忧无虑,内心欢乐。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了一个启示:“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他认为老年人生活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尊老爱幼 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对老年人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享受天伦之乐。他的《江村》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贡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在艰难中得到慰藉。 淡泊名利 欣赏美景 修身养性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归田园居》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首养神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宋代大儒苏东坡因守正不阿,屡遭贬谪,身心交瘁,未老先衰。他倾注于养生之道,在《步月理发而寝》一诗中曰:“羽虫见月争翾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人霜蓬根。”他的健身术是游乐多行走,闲步发常梳,以促进肌体气血和顺通畅。被誉为“一代文星兼... -
话题:养生/养生格言 标题:五脏五季养生歌_养生格言_中医中药网
春季到来万物生,肝气疏泄百事顺,健康绿道绕芳甸,桃红垂柳飘笛声。
春季到来万物生,肝气疏泄百事顺, 健康绿道绕芳甸,桃红垂柳飘笛声。 乍暖还寒易伤身,捂春保温古有闻, 顺应天时常添衣,勤晒被褥病不生。 夏季到来万物长,心脉通调精神爽, 炎夏暑热忌急躁,心平气和体安康。 盛夏养阳不能忘,生姜代饮温中阳, 消暑解渴多饮水,常服薏米绿豆汤。 长夏时节湿气重,健脾化湿首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