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汉语教材文本库
共15条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一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课文一
(开学后第一天上课。课前,金在旭跟朴淑英谈他的小组报告)
朴淑英:你还没睡够?都休息一个星期了。
金在旭:昨天一晚上没睡觉。
朴淑英:又去酒吧了?
金在旭:什么呀?写报告呢!
朴淑英:是吗?你真厉害,越来越努力了。
金在旭: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啊?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朴淑英:什么意思?
金在旭:今天得交小组报告,写了一夜才写完。
朴淑英:你们组里你能干的吧?
金在旭:别拿我开玩笑了。别人都不能写,我只好一个人写了。
朴淑英:他们为什么不能写?
金在旭:不是回国了,就是去旅游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不写谁写?
朴淑英:你们应该跟老师说说,以后放假的时候别留这么多作业,一放假就没人了。
金在旭:这是放假前两个星期就布置的。
朴淑英:那就还是你们的问题。为什么不早点儿写?
金在旭:不是不想写,是写不出来。
朴淑英:不会吧?你一个人都能写,四个人倒写不出来?
金在旭:问题就在这儿!要么没有时间开会讨论,要么争论个没
完没了.然后不了了之,时间都浪费了。
朴淑英:可是你写的东西只代表你个人的看法,别人会同意吗?
金在旭:不同意就请他们自己写吧!
朴淑英:既然是小组工作,就应该一起做,大家都有责任。你应该跟他们谈一谈。
金在旭:谈也没用。
朴淑英:算了吧,你别生气了,反正就这一次。
金在旭:这是第一次!下面还有报告呢,不知道下次怎么办。
朴淑英:真的很同情你!下次我去你们组吧。
金在旭:好啊,下次我们一起写。
朴淑英:也许……下次放假……我也打算回国。
金在旭:什么?那我们不敢要!
课文二
杰 瑞:又是小组讨论,真没意思。我喜欢一个人做事。
王 浩:跟你相反,我喜欢跟别人讨论了。
杰 瑞:我觉得小组讨论有几大缺点:第一,浪费时间,没有效率;第二,干活儿的少,不干活儿的多;第三,很难配合.
王 浩:好像...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七课 促销促销
课文一
(朴淑英刚刚购物回来)
田 中:天哪!你买了这么多东西,疯狂购物呀!
朴淑英:一个下午才买了这么一点儿东西。
田 中:“才”这么点儿!
朴淑英:我回来睡一会儿,然后再去看看。
田 中:去哪儿?晚上还开门?
朴淑英:商场搞促销,连续七十小时不关门。
田 中:有谁半夜买东西?
朴淑英:有谁买?你去看看,人山人海。别提多热闹了!
田 中:这么多人,能买着什么好东西?
朴淑英:你又说错了!好东西有的是,净是,耐克、阿迪达斯什么的,应有尽有。
田 中:便宜吗?
朴淑英:不便宜能有那么多人吗?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低的一折就卖,一般的也就是三折。
田 中:不会吧,那么便宜?商家疯了吧。
朴淑英:你真是个老外,这叫搞促销。
田 中.搞促销也不能赔着卖呀。
朴淑英:不该你操心的就别操心。赔不了!中国有句话叫“买的没
有卖的精”,你知道不知道?
田 中:知道呀!
朴淑英:所以说商家怎么会亏本呢?
田 中:要说促销也不是什么新办法,怎么那里这么吸引人?
朴淑英:人家运用得好。看看交钱的长队,你就能明白这次促销的效果。
田 中:看样子我也得亲自去体验体验那种气氛了。
朴淑英:不如说你也想买些便宜东西吧?
田 中:顺便也可以买点儿东西。
朴淑英:真厉害!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田 中:走的时候别忘了叫我啊!
朴淑英:放心吧!
田 中:那你赶快睡觉吧,我不耽误你了。
朴淑英:明天六点叫你!
田 中:啊?
课文二
朴淑英:体验完了,你怎么评价商场的这次促销活动?
田 中:没有足够的信息很难做出全面的结论,不过从表面看很成功。
朴淑英:商场一定赚了不少钱。
田 中:顾客买到了便宜东西,商家提高了知名度,各有所...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三课 我们吃什么课文一
(杰瑞和王浩在回学校的路上)
杰瑞:你等我一会儿。我去买点儿薯条。
王浩:还有一个小时就吃饭了,你就不能坚持一下?
杰瑞:我坚持不了了.去麦当劳坐会儿,我请客。
王浩:你看,前面就是校门,我们回去吃。
杰瑞:好,听你的。(进了学校)我们先去餐厅吃饭吧,我都走不动了。
王浩:再坚持一下,去我那里,我给你做饭。
杰瑞:什么?你做饭?那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王浩:你不是早就想吃我做的饭了吗?
杰瑞:是啊!不过你今天好像很奇怪,什么都不吃,为什么?
王浩:还不是为了给你省钱吗?
杰瑞:鬼才相信!想减肥了吧?
王浩:也不是。
杰 瑞,:一定有秘密。
王 浩:没有。现在哪儿敢在外面吃东西呀!
杰 瑞:怎么了?
王 浩:不仅不卫生,而且不安全。
杰 瑞:不至于吧!你太小心了。
王 浩:你看看报纸上、电视上都有这种报道,还是自己做饭比较放心。
杰 瑞: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就不在乎,该吃什么就吃什么。你看我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
王 浩: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的。
杰 瑞:那你吃什么?
王 浩:绿色食品。
杰 瑞:绿色食品就安全吗?不见得!按照你的逻辑,别人做的都
不安全,那绿色食品也是别人做的,还不如你都自己生产呢!
王浩:现在是第一步,自己做饭。
杰瑞:第二部就是自己种菜了吧?
王浩:问题是我从来没种过菜,可能会有困难,再说环境污染也是问题。
杰瑞:什么?你还真想自己种菜?你觉得冷吗?发烧了吧?
课文二
丁红:志诚,如果可以再选一个专业,你选什么?
张志诚:没想过。你想选什么?
丁红:消费者专业。
张志诚:从来没听说过呀。
丁红:很快就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你不觉得吗?...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九课 全球化全球化
课文一
(张志诚和杰瑞一起去看车展)
杰瑞:天啊,这么多人!回去吧。
张志诚:别这样!说好了陪我看车的。
杰瑞:这是看车还是看人呀?
张志诚:看车,也看人,这是了解中国的好机会,走吧。
杰瑞:你就这么想买车?
张志诚:早晚要买,今天先了解了解行情。,你看这款怎么样?唉,
就是贵了点儿。你说中国都加入世贸了,这车怎么还这
么贵?什么时候能便宜一点儿呀?
杰瑞:快了快了,再耐心等等吧。知道不知道“全球化”?全球化
会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实惠的,汽车一定也会越来越便宜。
张志诚:全球化?太远了!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杰 瑞:全球化可是近很流行的词,你不知道?
张志诚:不是不知道,是不关心。我现在关心的是看得见的实惠
全球化能让汽车明天就降价?算了吧,远水解不了近渴
杰 瑞:就知道眼前利益!其实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正在影响
我们的衣、食、住、行。比如:在欧洲,市场上到处是‘‘中
国制造”:在中国,麦当劳、肯德基也到处都是:就说你想
买的车吧.也是一个很好的全球化的例子。
张志诚:嘿,在这儿等着我呢!好,你说说,这车跟全球化有什么
关系?
杰 瑞:就说这款日本车吧,就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你看,技术
专利是日本的,发动机是日本制造,但其他零件可能是
马来西亚制造,后在中国组装。
张志诚:好像有点儿道理。
杰瑞:再近一点儿,想想你的电脑,是原装的还是组装的?
张志诚:组装的.原装的得多少钱!
杰 瑞:所以,你现在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受益者。没想到吧?
张志诚:没想过。你说再过一两年,全球化能让这车便宜多少?
杰 瑞:你怎么就看眼前这点儿钱?看得远一点儿,年轻人!
张志诚:那我也得先解决实际问题再关心国际大事呀。
杰瑞:唉,我都白说了。中国有一句话说得真好:瞎子害眼——没治了!
课文二
(上课的时候,老师跟学生讨论全球化问题)
刘老师: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全球化问题。我想先请大家发表一下对全球化的看法,首先谈一谈什么是全球化。
金在旭:全球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可以这么说.为了降低
成本,企业可以在世界各地生产。
刘老师:那么全球化是怎么产生的?
王浩:我想主要是由于信息技...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二课 要面子还是要帮助要面子还是要帮助
课文一
田中:淑英.你是不是觉得我不会跟人交流呢?
朴淑英:没有呀。
田中:你是不是觉得我学习态度不认真呢?
朴淑英:也没有呀,你挺认真的。
田中:那你觉得我……
朴淑英:出什么事了?
田中:今天开会的时候,他们给我提了很多意见。
朴淑英:开会的时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
田中:对呀。让我很难为情!
朴淑英:你对他们有意见吗?
田 中:当然有了!有的人每次开会都迟到,有的人一开会就聊
天儿,还有的人从来都不能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
朴淑英:那你说了吗?
田中:没有.我可说不出口。多影响关系呀!
朴淑英:他们给你提意见的时候。你解释了吗?
田中:也没有。怎么解释?
朴淑英:你不解释,又不高兴,这样很容易造成误会。现在你打算
怎么办?
田 中:我不想留在这个组了,我想去别的组。
朴淑英:这样不好吧。有时候,别人提意见不是坏事。如果是你的
问题.以后注意就行了;如果不是你的问题,就解释一
下。大家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没什么不好。
田中:如果是你,你能直接说吗?
朴淑英:有时候我也不好意思。我已经暗示给他们了,可是他们感觉不到。
田 中:我觉得跟西方人交流很难,有时看起来很明显的意思他
们都不懂,真没办法。
朴淑英:其实,他们也抱怨东方人说话不直接。他们认为直接说出意见是在帮助你,不然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缺点?
田中: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朴淑英:说归说,做归做。咱们还得解决眼前的问题。
田 中:怎么办?
朴淑英:很简单,接受帮助吧。
课文二
杰瑞跟王浩谈在日本公司工作的情况)
杰瑞:王浩,我问你,如果下班时间到了,可是办公室谁也不走,我该怎么办?
王浩:你的那个人也不能走了。
杰瑞:为...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五课 三里屯 后海 酒吧街三里屯 后海 酒吧街
课文一
金在旭:志诚,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张志诚:有事就说,别这么客气。
金在旭:这个星期六是我的生日。打算办个晚会,可是还没决定
去哪儿,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志诚:你不是刚租了新房子。不想请我们去你新家看看?
金在旭:请是一定要请的。不过还没有收拾好呢。你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
张志诚:不就是个生日晚会吗?干吗费这么大力气?
金在旭: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嘛。再说,我也快回国了,所以想请大家聚一聚。你头脑灵活,一定有好主意。
张志诚:就凭你这么相信我,我也得帮这个忙。让我想想,你看租一个酒吧怎么样?
金在旭:好是好,就是成本高了点儿。
张志城:不是有我吗?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酒吧,我去问问,看他能不能给你一点儿优惠。
金在旭:那可太好了!我只租一间房子就够了。
张志诚:要是还能自己准备一些酒水、小吃就好了,又省钱,又者
气氛,怎么样?
金在旭:就这么定了!是在三里屯酒吧街吗?
张志诚:不是.是一个你没去过的地方——后海。
金在旭:我听说那里的酒吧很火。那儿你熟吗?
张志诚:当然,常去。我介绍的这个地方你一定满意。你想,那里是什么地方?胡同、四合院、后海、老式家具,跟三里屯的酒吧不是一种感觉。
金在旭:那就拜托你了,抽空儿我们一起去看看。
张志诚: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我明天就联系一下。
课文二
(王浩请杰瑞周末去酒吧)
王浩:周末跟我去酒吧?
杰瑞:好啊!我正好也想去呢。在什么地方?
王浩:当然是三里屯了。
杰端:三里屯真这么有名?我一定得去看看。你说那儿怎么 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王浩:原因多了:首先就是位置好,在使馆区,外国人多,有很好的顾客群;再就是经营得好,每个酒吧都有特色,很合外国人或年轻人的口味。你去看吧,一到晚上热闹着呢!
...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八课 中关村中关村
课文一
(在校园里)
金在旭:我想买一部手提电脑,哪儿有又好又便宜的?
王浩:当然是中关村了。你去过吗?
金在旭:还没有,但是常听人提起。
王浩: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金在旭:那太好了。我本来想找一个信得过的商场去买,既然说
到中关村,我就想去那儿看看。
王浩:在商场买,可靠是可靠,不过比较贵。
金在旭:中关村卖的东西怎么样?
王浩:怎么说呢?你得慢慢地选。那里的电子产品品种多,可选
范围大.一定能找到既便宜又合适的东西。
(在中关村电脑市场)
金在旭:天哪。这么多人!
王浩:都知道这里的东西全,想买什么,就一定能买到。
金在旭:只要不怕累。
王 浩:等你买到称心的东西就不嫌累了。
金在旭:恐怕还没找到要买的东西就累死了。
王浩:哎.是我买东西还是你买东西呀?
金在旭:跟你开个玩笑。现在开始干吧。
王浩:说干就干!想买什么牌子、什么型号、什么价位的?
金在旭:我想买IBM的。只要是质量好,价钱无所谓。
王浩 :那我们就先要几份报价单看看。
金在旭: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一些信息,你看看,心里有个数,关键看性价比。
王浩:准备得很充分嘛!
金在旭:那当然。我是谁?再说,也不能浪费您太多时间呀。
王浩: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争取一个小时内解决问题。
金在旭:我看这家就不错。
王浩:别急,得货比三家,说不定还有更好的呢。
金在旭:你可真在行!
王浩:没什么特别的,多来几次你也就是专家了。
课文二
金在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中关村为什么这么有名,就因为
是电子产品市场吗?
王浩:当然不是。电子产品交易只是中关村的一部分.现在那、
里重点发展的是高科技园区。
金在旭:高科技园区?
王浩:对呀,现在中关村的面积很大,并不只是你看到的电子一条街。
金在旭:中关村的发...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六课 中国的中产阶级中国的中产阶级
课文一
张志诚:这几年来中国留学的人数增长得真快。
金在旭:那也赶不上去外国留学的中国人多。
张志诚:你这个习惯不太好。
金在旭:什么习惯?
张志诚:每次都跟我唱反调。
金在旭:这是事实!我说的都是我的新发现。
张志诚:你又有什么高见?
金在旭:从留学生数量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提高了。
你说那些去留学的学生都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张志诚:大部分是有钱的家庭.有稳定的高收入,或者有自己的企业、公司。
金在旭:对!这就是我正在研究的新现象:中国的中产阶级。有媒体说,十年以后,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可能超过美国的人口。
张志诚:这不可能!美国有差不多3亿人,家庭年收入在3万美
金以上才能算中产阶级。不能听风就是雨!
金在旭:听我解释呀!我觉得这完全可能,就看怎么算了,不能按
照外国的收入标准来计算。
张志诚:难道中产阶级还有两个标准?
金在旭:不是两个标准,是两个角度:你看的是收入水平,我说的
是生活质量。外国人收入高,消费也高,可是中国的物价
比较低.所以在中国达到中产阶级的生活一点儿也不难。
张志诚:怎么不难?
金在旭:比如买得起汽车、商品住房,能经常出去旅游,这不难吧?
张志诚:反正你总能找到理儿!
金在旭:我从来都是用事实说话。我想写一个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调查报告。
张志诚:你对这个真有兴趣?
金在旭:只要是中国社会的新现象,我就有兴趣。我有了一个好主意,咱们一起写吧。
张志诚:真是个“好主意”!想让我帮你写就直说。
金在旭:不全对。听说过“双赢”这个词吗?这件事对你我都有好处。
张志诚:对我有什么好处?
金在旭:帮你了解中产阶级,快点儿成为中产阶级呀!
张志诚:你真会说话!
课文二
张志诚:你的报告写得怎么样了?
金在旭:差不多了,正要向你汇报呢。
张志诚:不要这么客气,就把我当成听众吧。
金在旭:现在开始,题目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我打算从这几个
方面来谈什么样的人...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十一课 消费结构消费结构
课文一
金在旭:王浩,我能不能问你一个私人问题,不过你可以不回答。
王浩:没问题,你问吧。
金在旭:你能不能告诉我在你的消费中,饮食、通信、旅行分别占多大的比重?
王浩:这个我还真没算过。好,现在想一想。
金在旭:我正在研究中国人的消费结构。
王浩:真有你的,总是不闲着。就拿近三个月来说吧,饮食占
40%左右,电话费和上网费占l0%,旅游费用占30%。
金在旭:饮食在消费中占的比重越小,说明生活质量越高。看来
你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王 浩:说实在的,现在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我想的是怎么把
钱花在其他方面。
金在旭:什么方面?
王浩:比如买一台手提电脑。我觉得消费结构的变化跟观念的
变化有关系。就像前几年很多人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外国
人贷款消费,现在贷款在中国已经很常见了,不但买房、
买车可以贷款.五千元以上的商品都可以申请贷款了。
越来越多的人“今天花明天的钱”。
金在旭:这种变化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不知你注意到
了没有?
王浩:什么因素?
金在旭:让我问住了吧?
王浩:我不是可以不回答吗?
金在旭:嘿,在这儿等着我呢!
王浩:你也别小看人,你以为我真不知道吗?
金在旭:知道就说说看。
王 浩:一是个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二是政府金融政策的调整。
金在旭:嗯,还真说到点子上了。
王 浩.这种问题难不倒我。
金在旭:说你胖,你就喘!
课文二
金在旭:近北京的路堵得越来越厉害了,我觉得应该控制一下
私车的发展。
王浩:这可太不公平了!你们都有车了,中国人就不能有?现在
生活水平提高了,谁不想有一辆车7
金在旭:说到这里,我想向你请教一下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问题。
王浩:你就别客气了,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金在旭:你知道“三大件”吗?我从书上看到这个词,觉得很有意思。
王浩:当然知道。你看的书上怎么说...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十三课 买东西买东西
课文一
(丁红、张志诚与卡朴淑英聊天,田中买东西回来)
田 中:丁红、张志诚来了,欢迎欢迎。来,请吃点儿我刚买的水果。
丁 红:田中、朴淑英,你们经常去什么地方购物?
田 中:说不好,购物中心、小商店、小摊、学校里的小卖部,我都
去。买水果和蔬菜我一般去超市,因为那里的东西都是
无公害产品,价格合理,服务热情周到,还可以刷卡,很方便。
朴淑英:买服装、化妆品什么的我去大型购物中心,里面有许多
专卖店,东西全、品种多,而且质量有保证.买完东西还
可以美容、美发、健身或是直接上顶层的美食城吃饭,这种
一站式购物很适合我,我经常一逛就是一天。当然我
有时也喜欢在小商店和小摊上买东西。
张志诚:大型购物中心的东西比较贵。有一次我想买一顶帽子
就去一家大型购物中心。那儿的帽子是漂亮,可是价格
也好呀,一顶要两三千,便宜的也几百元,明摆着宰人嘛。
丁红:话也不能这么说,的价位当然高了。小摊儿的东西是便宜,买起来也方便,但你要会讨价还价,而且要注意质量和分量。不能买那些无照经营的小商小贩的东西,这些人往往是一锤子买卖。
朴淑英:是呀,上次我在摊上买一个皮包,摊主说是真皮的,要价不低.后我砍到l 50元,,
田 中:你还舆行,佩服佩服。
丁红:大商场买东西不讲价,但有时候有打拆或返券等促销活
动.在小商店里一般都可以讲价,所以要货比三家。
张忠诚:现在我基本在网上购物了,前几天在网上订了几本专业
书.还买了一个数码相机。足不出户,太方便了。有时我
还登陆网上交易市场,像易趣、淘宝网、一拍网等参加竞
拍.东西会更便宜呢。我真不明白商场乱哄哄的,有什么
逛头儿呀!
田中:这你就不懂了。有时女人的乐趣不在于买,而在于逛。在
网上购物就失去了逛的乐趣。有时间的话,我更愿意去
商场,看着真实的物品,比款式、比价格、比质地,更直观、方便。
课文二
(刘老师、朴淑英、田中、杰瑞课下聊天)
杰瑞:刘老师,现在中国过洋节的人不少,特别是年...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十二课 租房与买房租房与买房
课文一
金在旭:王浩,你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帮载看看这份合同。
王浩:没问题。(看合同)怎么,你想在校外租房吗?留学生宿舍
离教学楼那么近,上课多方便啊。
金在旭:近是近,但就是两个人同住一个房间有点儿不方便。再
说.留学生宿舍的韩国学生太多,学汉语的环境不是那
么好。如果邻居都是中国人的话,我的汉语水平一定接
高得更快。
王 浩:这倒也是。那你打算租什么样的房子?
金在旭:一居室、两居室都可以,要有厨房、卫生间和基本的家
具、电器,能洗澡、能做饭。主要的是离学校近,走路几
分钟就能到.省得再买自行车了。
王 浩:这样的房子不好找。你没听说吗?教育已经成了对相关
行业拉动极强的一个产业了,学校周边的餐饮业、文化
业、房地产租赁业都很兴旺。别的不说,就说租房吧。每
年考研、考博的前半年,学校周围一房难求,许多学生为
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复习功课而在学校附近租房。同
时,每年还有大量的进修生也要在学校附近租房,而且。
越是学校的周围,这种现象越明显。当然也不是绝
对找不到,你不怕花钱的话,就包在我身上了。
金在旭:你以为我是大款呀,价钱当然是越便宜越好了。
王浩:跟你开玩笑的,我当然不能让你花冤枉钱了。现在重
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房源,你可以上网看看,也可以在校园网的BBS上发个帖子,把你的需求公布出去,还可以在校园的公告栏中贴“求租启事”,就写:求租学校附近的一或两居室,已装修,有必要的家用电器,宽带上网,价钱面议,中介免谈。联系方式:XXX@sina.con.cn。
金在旭:这个办法再好不过了。不过哪个网站能提供比较可靠的房源信息?
王浩:大的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都行。不过你也要有心理准备。总的说来,因为学校附近的房子求租的人比较多,受供求关系的而影响,租金相对比较高。但是如果你租期长,租金又是半年付或年付的话,就会便宜点儿。
课文二
金在旭:这些天我接了无数电话,看了几套房子,腿差点儿没跑断了。没想到在北京有空房的人和要租房的人都那么多。
张志诚:北京是个有1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除了固定人口
外,流动人口的比例也很大.对房子的需求量当然大了。
金在旭:我看中的这套房子.房东要价每月3000元,低了不干,
说是要以房养房,用租金还银行房贷。
张志诚:房地产业...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十五课 旅游旅游
课文一
朴淑英:寒假快到了.你有什么打算?
田 中:听说哈尔滨的冰雪节很有意思,我想去看看。
朴淑英:哈尔滨冬天的气温在零下二十多度,你不怕冷吗?
田 中:不是说“越冷越去哈尔滨”嘛。哈尔滨的冬天才有意思
呢。冰雪节嘛,顾名思义,就是有许多围绕冰雪的项目.
冰灯、冰帆、冰雕、雪雕、滑冰、滑雪等。我喜欢滑雪了。
朴淑英:我可想找一个温暖的地方晒晒太阳。王浩,你能给我推荐个地方吗?
王 浩:海南岛这个季节温暖如春,可以游泳、潜水,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来个自助游。
朴淑英:人生地不熟的,我还是跟旅行团去吧。我有了报纸上的
广告,海南双飞五日游,有的旅行社的报价只有一千块钱。
王 浩: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你想呀,北京到海南的往返机票
怎么也得两千多块钱,再加上五天的吃和住,少说也得
三千块,赔本的生意谁做啊,到时候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朴淑英:怎么个出法儿?
王 浩:先带你购物,从海产品到珍珠、水晶、茶叶、热带水果什
么的;再带你玩儿些自费项目,潜水、海底漫步、海上摩
托艇……全是些惊险、刺激的玩意儿,你的钱包就要瘪了。
朴淑英:你有什么建议吗?
王浩:要我说呀,你就参加个四星纯玩儿团,全程不进店购物,
无任何强制性消费,只是玩儿。这样,贵是贵了点儿,但
有充裕的时间领略海南的风土人情,也值啊。
朴淑英:想想碧蓝的海水、纯净的沙滩、和煦的阳光和海风……
我决定了,就去海南岛!快乐是人生的一大追求啊!
王浩:看把你美的,你还是先联系一个旅行社,现在是海南旅
游的旺季,不抓紧的话,可能报不上名。
田 中: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真恨不得跟你一起去。
朴淑英:你不去也没关系.我回来会给你带些海南的土特产。
田 中:土特产就算了吧。出了校门,水果摊上有的是椰子、芒果
什么的.想吃什么随时可以买。不过,你的心意我领了。
课文二
(朴淑英给旅行社打电话,联系去海南旅游)
接待员:您好。这里是四季旅行社。
朴淑英: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春节期间去海南旅行的行情。
接待员:您是自助游还是随团!
朴淑英:自助游...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十四课 交通工具交通工具
课文一
(张志诚、王浩、金在旭、田中和朴淑英到刘老师新家做客)
刘老师:我这儿好找吧,你们是怎么来的?
王 浩:金在旭和田中、朴淑英是打车来的,我骑摩托车,张志诚
是自己开车来的吧?
张志诚:你气我是不是?我哪儿有自己的车?
王 浩:你是“雷声大雨点小”,嚷嚷买车好几年了,也不见有什
么动静。
张志诚:现在买我觉得还不是时候。别的不说,就说车价,一个劲
儿地落,接二连三的降价让人拿不定主意,搞不清什么
价格才是公道的。再说,买得起车也养不起车呀.国际市
场的原油价格一直在涨,国内市场的油价也随着涨,我
认识的一些有车族为了省油,平时也不开车.只有在节假日外出游玩儿时才开。我还是等等吧。
刘老师:可不是嘛,近几年北京私家车发展太快,道路的拥堵现
象时有发生,有时开车并不是一种享受。
张志诚:堵车不说,有时还找不到车位,倒不如打车省心、省事。
另外修车也是笔大的开支。
田 中:在日本,也是修车比较贵。不过,刘老师,我看您每天是
开车上下班的。
刘老师:搬了家以后,离学校较远,就下决心买了一辆车。你还别
说,即使下了决心买车,买什么样的车也还是一件费脑
筋的事。买汽车是添置大件,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全家人都有参与的权利。我喜欢运动型动力强劲的汽车,我
妻子喜欢一辆外型漂亮的两厢车。在颜色的选择上也是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有两个原则是我们全家共
同坚持的:一是买一辆安全、成熟的车,二是买一辆环保、节油的车。
王 浩:对我来说,买车还很奢侈。我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挤
公共汽车也受不了,每天打车又太费钱,买一辆二手摩托车.又方便又省钱。
金在旭:我呀,省下交通费租学校附近的房子。对我来说,每天都是“无车日”,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
朴淑英:我感觉这两年北京的公共交通越来越便捷了,我们学校
门口就有近十条公交线路,东边还有轻轨经过,南面不
远是地铁站.真可谓是四通八达,利用公交出行还是很方便的。
田 中:对.世界各大城市大多采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发展战
略.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要是每家都开私家车,不堵车才怪。
张志诚:有自己的车还是方便,有条件的话,我还是要买一辆自己的车。
刘老师:你要买车的话,我建议你找一家有实力、能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的经销商。要知道,汽车是耐用消费品,再怎么着也得用上三五年,所以售后服务很重要。
课文二
朴淑英:近在忙什么?
王 浩:我在学车。
朴淑英:怎么?你也要加入有车族的行列了?
王 浩:现在到汽车驾校学车的大学生特别多,学生中有车本
的人...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十课 市场调查市场调查
课文一
(金在旭和张志诚在帮一家公司做市场调查)
金在旭:要调查七十个人,这么多呀!你有什么高效率的好办法?
张志诚:我能有什么好办法?找人调查吧。
金在旭:公司要求找三十到四十岁在公司工作的女性,去哪儿找?
张志诚:这还不容易?如果你是她们,下班后去什么地方?
金在旭:回家。
张志诚:你就知道回家。如果不回家呢?
金在旭:下饭馆,去商店。
张志诚:对.我们就去商店门口碰碰运气。
金在旭:这行吗?在商店门口一个一个地问,我可不好意思!
张志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就算练习会话吧。
金在旭:我们一起去?
张志诚:那当然,不过不能在一个地万。
金在旭:那还是不在一起呀。
张志诚:没关系的。
金在旭: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我才去。
张志诚:说吧,只要不是让我一个人去。
金在旭:我知道你不会同意这种要求。这样行不行,我做四十份.
你做三十份。不过分吧?
张志诫:不过分。走吧。
(一个小时后)
张志诚:你做得怎么样?
金在旭:我都做完了。
张志诚:真的?我才做了十份。现在我可知道碰钉子是什么滋味
了,没想到你比我做得快。快说说,你有什么秘密?
金在旭:没什么,就是一个一个地问。
张志诚:这可不够朋友了吧!你一定有好办法,不想让我知道?
金在旭:不是不是。是这样的,我问了很多人,只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调查。按照这个速度,天黑也做不完。你想,这么热的天。后来,我就想了一个高效率的办法,很快就做完了。
张志诚:什么办法?
金在旭:调查自己了。
张志诚:你自己写了!?
课文二
王 浩:淑英,近忙什么呢?
朴淑英:几个朋友要来中国开公司,我在帮他们做市场调查。
王 浩:他们打算做什么生意?
朴淑英:向中国出口一种黄油产品。
王 浩:是吗?有意思。你打算怎么调查?
朴淑英:正想向你请教呢。你有什么建议?
王浩:先调查这个想法有没有可行性,比如中国人吃不吃黄
油,什么人喜欢吃,什么时候吃等等。如果证明有可行
性,再下一步就是做具体计划了。
朴淑英: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先找一些现成的资料,可是不知
道从哪里着手。
王浩:资料来源有很多,网络、报... -
教材:汉语商务通(口语) 标题:第四课 在中国工作在中国工作
课文一
朴淑英:我能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吗?
金在旭:不是出难题考我吧?
朴淑英:当然不是。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想听听你的意见。
金在旭:有什么问题能难住你?说出来听听。
朴淑英:学完汉语以后我想在中国工作,你说有可能吗?
金在旭:你真打算留在中国?
朴淑英:当然,要不然为什么学汉语?
金在旭:这事我可是连想都没想过。我只想回国找个跟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公司。
朴淑英:你太落后了!
金在旭:不过,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朴淑英:动心了吧?
金在旭:多谢提醒!
朴淑英:不用谢,还是先回答我的问题吧。
金在旭:当然有可能了。现在中国很需要外语人才,你会韩语,又会汉语,一定能找到工作。
朴淑英:你太乐观了。
金在旭:难道不是这样吗?
朴淑英:当然不是了!你的汉语流利吗?你明白汉语每一句话的
意思吗?你知道中国国情吗?你了解中国人的办事方式吗?你熟悉中国的政策法律吗?
金在旭:等等,等等!什么“明白”、“知道”、“了解”、“熟悉”,不都
是一个意思吗?用这么多词,我都糊涂了。
朴淑英:我是想说什么事都得从两方面看:有利的一面,就有不利的一面;有容易的一面,也有困难的一面;有好的一面,还有不好的一面;有……
金在旭:停停停!你是问我问题还是给我上课呢?
朴淑英:反正都一样。
课文二
金在旭:你找工作找得怎么样了?
朴淑英:别提了!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朴淑英:我是想说要找兼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