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标题:
旅游汉语教材语料库
共15条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10第十课 买布鞋雪梅:人豪特别喜欢穿布鞋,现在我也喜欢上了。
表姐:是啊,穿布鞋舒服啊。
雪梅:哎,你看这鞋怎么样?
表姐:你还挺有眼力,这是千层底鞋,在中国可是有很长时 间的历史了。
雪梅:您好,这种鞋有没有8号半的?
女售货员:8号半?这不是中国的号码吧?
雪梅:瞧我这记性。对不起,我说错了,这是美国的号码。
女售货员:没关系,我给您查一下。
女售货员:8号半就是我们中国的43号鞋。您看这双鞋怎么样?
雪梅:谢谢!
表姐:这鞋做得真好,我都想买一双了。
雪梅:那咱们就一人买一双吧。
表姐:你想要哪个颜色的?
雪梅:我有点儿拿不定主意,我觉得这个黑色的和咖啡色的都不错。
女售货员:那就两双都要了吧,这种鞋走得可快了,进多少卖多少。
雪梅:什么?穿上这鞋走得快?太离谱了吧?
女售货员:走得快?哦,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表姐:她说的走得快,在这儿就是卖的快的意思。
雪梅:哦,这哪儿跟哪儿呀!
表姐:如果我们买两双,可以便宜一点儿吗?
女售货员:对不起,我们商场是不讲价的。
雪梅:哦,那我要这双黑色的吧!
表姐:这鞋不仅穿着舒服、做工好,还是中国的呢!
雪梅:什么...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11第十一课 买水果雪梅:香蕉怎么卖?
商贩:十块钱三斤。
雪梅:那么贵,十块多钱一斤。
商贩:哪儿啊,是三斤十块钱。
表姐:就是三块多一斤。
雪梅:哦,这种说法还挺有意思的,买点儿香蕉吧。
表姐:与其买香蕉,不如买苹果,香蕉不太新鲜,吃不完, 就坏了。
雪梅:这苹果是不错,挺水灵的,甜不甜?
商贩:又甜又脆,这是富士苹果。
表姐:那这种苹果呢?
商贩:这种是面的,不脆,不过也好吃着呢。
表姐:那就买几个富士苹果吧。
商贩:五块钱两斤。
表姐:这么贵啊!
商贩:一分钱一分货嘛,你看看这苹果,多好啊。
表姐:那我们买几个富士苹果吧。
商贩:两斤多,再加一个吧,加一个就三斤了。
表姐:你看,现在柿子都上市了。北京的柿子别提多甜了。 我记得以前人豪很喜欢吃柿子。
雪梅:这柿子这么软,买回去立马就能吃了。
表姐:柿子怎么卖?
雪梅:你这儿的柿子就这么几个?我想挑点儿。...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14第十四课 买中式服装雪梅:这个商场不错,东西挺全的。
表姐:嗯,而且这儿的服装挺适合外国人穿的,你可以常来 逛逛。
雪梅:我去过琉璃厂。我记得那儿的售货员都会说外语,有 的还会好几门呢。买东西特别方便。
表姐:这儿也一样,售货员多少都会说点儿外语。
雪梅:太好了,那我一定常来。
表姐:这里啊,中式服装的样式特别多,你看,那件衣服怎 么样?
雪梅:我觉得这件领子有点高,穿着可能会不舒服。
表姐:这些都是中式服装的改良版。
雪梅:改良版?
表姐:我给你举个例子。你知道中国的旗袍吗?
雪梅:知道,旗袍原来是清代妇女的传统服装。
表姐:现在的旗袍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袖子、领子、
肩、下摆都发生了变化。
雪梅:哦,我明白了。其实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服装的样 式也会发生变化。
表姐:你说得太对了。不过不管怎么变,中式服装还是有自 己的特点。
雪梅:我觉得这件红色的挺漂亮的。
表姐:这叫唐装,现在挺流行的。
售货员:您好,这件是百分之百的纯丝,您需要多大号的? 我给您拿一件试试。
雪梅:中国衣服的号我不太懂,您看着拿吧。
售货员:那您试试这件,我看差不多。
表姐:你还别说,大小还挺合...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15第十五课 租车(一)
雪 梅:哎,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我刚叫你好几声你都没 听见。
黄人豪:哦,我这儿正看广告呢,琢磨周末去哪儿玩儿啊?
雪 梅:那你琢磨出来了吗?
黄人豪:我初步打算到潭柘寺去,怎么样?
雪 梅:潭柘寺?我好像听说过。听说那儿的历史特别长, 也特别古老。
黄人豪:对,而且那儿的风景也特别好。
雪 梅:那咱们周末就去潭柘寺吧。
黄人豪:现在都时兴自驾车旅游,咱们也租个车,叫上表
姐,一起开车去玩儿吧。
雪 梅:好啊,那租车方便吗?
黄人豪:方便,现在有很多汽车租赁公司呢,我们可以“货 比三家”嘛。
雪 梅:那你明天抽空问问吧。
黄人豪:好!
(二)
工作人员:您好!请坐!
黄人豪:您好,我想租一辆车,需要办哪些手续?
工作人员:您想什么时候用车?
黄人豪:这个周末。
工作人员:您要多大的车?
黄人豪:大概可以坐四五个人的吧。
工作人员:您来看一下儿,我们这儿有吉普车、越野车和一 般轿车三类,您需要哪种?
黄人豪:这三种车的价钱都一样吗?
工作人员:嗯,差不多,越野车贵一些。
黄人豪:那就吉普车吧。
工作人员:我们这儿的吉普车都是北京吉普。
黄人豪:就要一辆北京吉普。你这儿的车,车况没问题
吧,我们要去潭柘寺,要走山路。
工作人员:我们的车都是新车,况且在租给您之前我...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16第十六课 茶馆黄人豪:雪梅啊,你看,这是个典型的北京茶馆,这茶都是 茉莉花茶,你也尝尝。
雪 梅:我去过南方的茶馆,相比之下,北方的茶馆不太重 视茶艺。
黄人豪:你说得非常对。
雪 梅:北京一般的茶馆都是这样吗?
黄人豪:北京的茶馆过去很兴盛,那时专卖茶水。后来才出 现了一边看演出一边喝茶的茶馆。
雪 梅:现在北京这样的茶馆不太多了,是吗?
黄人豪:是啊,现在普通的茶馆越来越少了。
雪 梅:哎,演出快开始了吧?
黄人豪:快了,边喝茶边看演出,真是一种享受。
雪 梅:一般都表演什么节目呢?
黄人豪:大部分都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节目。
雪 梅:有京剧吧?
黄人豪:哦,有一些京剧段子,还有相声、杂技和一些地方 戏曲等。
雪 梅:相声是什么呀?
黄人豪:演出快开始了,以后我再告诉你。
黄人豪:第一个节目就是京剧片段,《三岔口》。
雪 梅:看京剧可以鼓掌?
黄人豪:对,而且演员在演出当中很希望听到观众的鼓掌声 和叫好声。
雪 梅:啊,是这样的,这和西方的习惯完全不一样,有意 思。
黄人豪:哎,看得都入神了。
雪 梅:太精彩了!紧张得我手都出汗了。
黄人豪:特别是那出黑暗中大打斗的戏,惟妙惟肖的,完全 不需要语言。
雪 梅:我也很喜欢那出戏。
黄人豪:这是传统京剧剧目中非常有名的一段。...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1第一课 四川菜(1)(一)
男同事:快下班了。雪梅、小李,今天是周末,咱们一起吃 晚饭吧,我请客。
雪 梅:太好了,你怎么今天变得这么大方?
男同事:小李刚到咱们报社,大家还没在一起吃过饭呢。
雪 梅:哎,对,小李你喜欢吃什么?
女同事:谢谢,你们太客气了。
男同事:你们两位都喜欢吃辣的嘛?
女同事:我没问题,雪梅你呢?
雪 梅:我也可以。中国菜我都喜欢。
男同事:那就去门口那家川菜馆吧。
女同事:是报社门口那家吗?我看那儿可火了,吃饭的人特 别多。
男同事:没事儿,我们现在就打个电话预订一下。
女同事:我来订吧,我也常去那儿吃。
女同事:喂,是川菜馆吗?今天晚上我们想在你们那儿订个 位子。
服务员:您好,请问几位?
女同事:三位,有没有小包间?
服务员:包间都满了。
女同事:那就在大厅吧,要安静一点儿的地方。
服务员:请问小姐贵姓?
女同事:免贵姓李,我们大概六点半左右到。
服务员:李小姐,给您预订的是16号桌,用餐时间是六点半 左右。
(二)
服务员:您好,请问您几位?
男同事:三位,我们已经预订了,16号桌。
服务员:几位这边请。
服务员:您好,这是菜单。
男同事:你们看看菜单。看看喜欢吃什么?
女同事:唉,你点吧,我什么都行。
雪 梅:就是,你点吧,这叫能者多劳嘛!
男同事:好,先点几个凉菜,四川泡菜、夫妻肺片...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2第二课 四川菜(2)服务员:夫妻肺片、四川泡菜、酸辣黄瓜。
男同事:凉菜都上来了,咱们开始吃吧。这里的夫妻肺片不 错,来,来,你们都尝尝。
雪 梅: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女同事:确实不错。
男同事:吃起来更好吃,来,你们以茶代酒,咱们干杯,为 了友谊。
雪梅、女同事:好,为了友谊!
男同事:热菜有点儿慢。服务员,菜上得快点儿啊。
服务员:好的,帮您催一下儿。
女同事:这里客人太多了,都忙不过来了。
雪 梅:是啊,看来中国人很喜欢吃川菜。
男同事:川菜的口味一般人都能接受,很大众化。菜来了。
服务员: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您点的菜已上
齐,请慢用。
男同事:谢谢。
雪 梅:我实在是吃不下了,到这儿了,满了。
女同事:“满了”,真形象。
男同事:在美国你常吃中国菜吗?
雪 梅:不常吃。有时候到唐人街吃中国菜。
女同事:我留学的时候也常去唐人街吃饭,那里的中国菜大 多是南方菜。
雪 梅:中国菜油很大,可是中国人并不太胖,这是为什么 呢?
女同事:可能中国人的运动量比较大,骑自行车、走路的人 比较多。
男同事: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挺复杂的,中国菜离的油到底大 不大,中国人到底胖不胖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女同事:那这个问题就拜托你了。
男同事:好,等我研究研究再告诉你们。吃好了吗?咱们结 账吧?
女同事:好,服务员,买单!
服务员:您一共消费了160块。
女同事:把账单给我看看。哎?这上边怎么是三瓶啤酒啊? 我们只要了一瓶啊?
服务员:您稍等,我帮您问问。
雪 梅:结账为什么叫买单呢?
男同...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3第三课 北京烤鸭(一)
黄人豪:喂?
表 姐:人豪啊,近还好吗?
黄人豪:是表姐啊,我们挺好的。你好吗?
表 姐:还行!你们这个星期有空吗?我想请你们全家去全 聚德吃烤鸭。
黄人豪:行啊,太好了,我一直想带雪梅和小杰她们去,她 们俩都还没去过呢。
表 姐:那正好,星期六晚上怎么样?
黄人豪:好的,星期六晚上全聚德见,不见不散。
(二)
表 姐:你们好!哎,小杰呢?
雪 梅:她很想来,但是学校有活动,来不了了。
表 姐:真不巧,这次把小杰落下了。
黄人豪:没关系,以后我们再带她来吧,坐。
雪 梅:这些菜都是什么呀?
黄人豪:不知道了吧,这是鸭肝、鸭心、鸭舌。
表 姐:来,咱们边吃边说。
雪 梅:这里的烤鸭都是等客人点完了以后现烤的吗?
表 姐:对。这里都是挂炉烤鸭。
雪 梅:挂炉烤鸭?
黄人豪:就是把鸭子挂在炉子上,底下用火来烤。
表 姐:来,别光顾着说话,吃点儿菜。
雪 梅:谢谢,我自己来。我听说北京烤鸭都是用特别的鸭 子做的。
表 姐:对,这样的鸭子叫北京鸭,和别的鸭子不一样。
黄人豪:鸭子不一样不说,而且喂养的方式也很特别。看, 烤鸭来了。
雪 梅:都已经切好了,哎,这鸭子的皮怎么那么多,好像 每块肉上都有。
表 姐:北京烤鸭特别讲究片法。
雪 梅:“骗法”,原来不是真的,是骗人的。
表 姐:不,不,你理解错了。我说的“片”啊,是一片、 两片的“片”,就是切的意思。
雪 梅:明白了,刚才吓我一跳。
黄人豪:如果烤鸭切得好啊,每一块都应...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4第四课 火锅(一)
表姐:喂,小王啊,好的。待会儿我们再联系,好的,
再见!
小杰:姑姑,你刚才给谁打电话呢?
表姐:哦,是我的一个朋友。我们刚才一起去吃火锅了。
小杰:火锅?那是什么?是不是在锅里有火,我们从火里往 外夹菜?
表姐:这哪儿跟哪儿呀,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看来,得让 表哥带你去见识一下儿。
小杰:那你让他快点儿带我去吧。
表姐:别急,我给他打个电话。哦,好的,我知道了。好, 再见!
小杰:表哥说什么?
表姐:他说他明天从学校回来就带你去,到时候还有他的一 个同学和你们一块儿去。
小杰:你明天不和我们去吗?
表姐:我明晚要加班儿,你们好好玩儿,多吃点儿。
刘勇:这是我表妹,小杰。这是我同学。
小杰:你好,我叫小杰。
女同学:你好!咱们走吧。
(二)
服务员:请问,要什么锅底?
刘 勇:你吃辣的吗?
小 杰:不吃,受不了。
刘 勇:那我们来个鸳鸯锅底吧。
小 杰:鸳鸯是一种鸟吧?
刘 勇:在这里鸳鸯锅底的意思就是一个锅里装两种锅底, 中间分开。
女同学:锅底不一样,涮出的肉味道也不同。
小 杰:哦,原来是这样啊。
刘 勇:这里的羊肉特别好,没有膻味儿,咱们尝尝?
女同学:要点儿羊肉、牛肉,再要点儿青菜。
刘 勇:豆腐、粉丝、白菜、两盘羊肉,再加一盘牛肉。
服务员:请...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5第五课 夜市黄人豪:小杰,看,前边人多的地方就是王府井夜市了。
小 杰:我已经闻到香味儿了,爸爸,快走,快走。
黄人豪:看你急的。
小 杰:陕西凉皮儿、新疆羊肉串……
黄人豪:小杰,这儿好吃的东西多着呢,你想吃什么?
小 杰:我都快流口水了。我每样都想吃。
黄人豪:哦,这叫煎饼果子。
小 杰:什么果子?和水果有关系吗?
黄人豪:没有,是一种饼,里边是用鸡蛋做的,加上其他的 东西,卷起来吃。要尝尝吗?
小 杰:要。
黄人豪:来,烫,慢点儿吃啊。
小 杰:谢谢!好吃。哎,爸爸,你看这儿还有卖粥的呢, 我要喝绿豆粥。
黄人豪:好,我给你买。豆粥啊,不仅好喝,对身体还有好 处呢,应该多喝点儿。你想喝红豆粥还是绿豆粥啊?
小 杰:爸爸,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黄人豪:绿豆粥一般是夏天喝,因为绿豆不仅可以清凉败
火,还可以解毒消暑。
小 杰:那红豆粥呢?
黄人豪:红豆和绿豆不一样,怎么说呢,就像葡萄和苹果, 都是水果。葡萄呢,是凉性的;苹果呢,却是温性
的。
小 杰:哎,水果不都是凉的吗?怎么还有温性的呢?
黄人豪:哈哈,你还真把我当成专家了,这我可不知道。
小 杰:这么复杂,一碗豆粥还有这么多讲究,像吃药一样。
黄人豪:你还别说,中国人是很重视“食补”和“食疗”
的,这也许就是中国的饮食文化。
小 杰:我知道,姑姑跟我说过,叫“药补不如食补”,就 是说,生病的...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6第六课 北京小吃同事:快下班儿了。雪梅,打算去哪儿吃晚饭?走,我们去 吃北京小吃怎么样?
雪梅:前几天我女儿和老公刚去过王府井夜市,他们说那里 的小吃特别多。
同事:刚5点钟,夜市还没有开始呢。我带你去一个专门吃北 京小吃的地方吧,肯定让你大饱口福。
雪梅:好啊,我女儿说煎饼果子很好吃,我们今天去的地方 有吗?
同事:煎饼果子?煎饼果子原来不是北京的小吃,据我所知 是从天津传过来的。
雪梅:原来不是北京的小吃啊!那除了煎饼果子,还有什么 是从别的地方传过来的呢?
同事:那可多了,比如说油炸臭豆腐、羊肉串、凉皮等等。
雪梅:那什么才是地道的北京小吃呢?
同事:别着急啊,反正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雪梅:哟,还卖关子呐。
同事:你就跟我走吧,错不了!
雪梅:这里边还很大嘛。
同事:雪梅,你来看,这是小窝头、豌豆黄。
雪梅:哎,这是什么啊,颜色真好看!
同事:这是山楂糕,来一块尝尝?
雪梅:好的。又酸又甜,好吃。这些都是北京的小吃吗?
同事:对,其实啊,北京的小吃包括民间小吃和宫廷小吃。
雪梅:宫廷?就是皇帝呆的地方吗?
同事:差不多。像小窝头、豌豆黄,就是宫廷小吃。据说都 是当年慈禧太后喜欢吃的。
雪梅:那什么是民间小吃呢?
同事:就是老百姓爱吃的,比如说豆汁儿啦,焦圈儿啦,炒 肝儿什么的。
雪梅:那哪种好吃呢?
同事:嗯,很难说,这主要得看个人的口味。哎,雪梅,那边有豆汁儿,我们过去看看。
同事:雪梅,我一直想让你尝尝这北京的...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7第七课 三里屯酒吧(一)
刘 勇:舅舅,咱们去酒吧喝一杯吧!
黄人豪:我发现咱们这儿附近没有什么酒吧啊。
刘 勇:酒吧一般都比较集中,北京有几条酒吧街,我们大 学的外边也有一些。
黄人豪:哪里的酒吧比较有特色?
刘 勇:三里屯那边儿有一家我经常去。
黄人豪:那儿的环境怎么样?
刘 勇:环境还可以,我常去的原因就是那儿的气氛好。
黄人豪:酒吧里的酒贵不贵?
刘 勇:我觉得贵,不过我每次去都只喝一杯。
黄人豪:那咱们今天就去看看吧。
刘 勇:行啊,正好我今天没什么事儿。
黄人豪:在哪儿,远不远?
刘 勇:不远,就在三里屯那边儿。那家酒吧的老板是几个 搞摇滚乐的人,所以酒吧的音乐比较独特。
黄人豪:你对摇滚感兴趣?
刘 勇:啊,我喜欢音乐,现代的、古典的我都喜欢。有时 候我听摇滚觉得挺过瘾的。
黄人豪:到了吧,这都是酒吧。
刘 勇:到了,前边的那个就是。
(二)
服务员:两位请。两位喝点儿什么?
黄人豪:你推荐一下儿你们这里有特色的酒。
服务员:这种酒不错,是我们的调酒师新推出的,我们这 儿的调酒师是很有名的。
黄人豪:好,就来一杯这种酒。这里的年轻人比较多。
刘 勇:泡吧的主要是年轻人,外国人也很多,留学生什么 的。
黄人豪:“泡吧”这个词很有意思,这是个新词儿吧?
刘 勇:我想是,“泡”的意思大概是形容时间长。
黄人豪:哪儿有...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8第八课 后海酒吧(一)
雪梅:小李,这是什么桥?
同事:雪梅,你说的是远处那座桥吗?那是银锭桥。
雪梅:银锭桥。这是很有名的桥吧,名字很熟。
同事:当然了,这桥还是北京一景儿呢。它是前海和后海的 分界线。
雪梅:后海就是什刹海吧?
同事:对。你看这个饭馆,是北京有名的烤肉馆,下次我请 你到这儿尝尝他们的烤肉。
雪梅:太好了,不过咱们还是先去酒吧吧。
同事:好啊。
雪梅:这是不是原来的居民区?
同事:对,这儿是原来的居民区。那边的民居和胡同保持着 原来的样子,有好多人去那边参观呢。
雪梅:这里的酒吧也是住在这里的人开的吗?
同事:只有几家是,大部分都不是。
雪梅:我发现后海的气氛很独特,生活气息很浓。
同事:其实后海一带以前是以四合院闻名的,酒吧是近几年 才兴起的。
雪梅:这里的自然风景好,又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是个开酒 吧的好地方。
同事:这儿的酒吧,文化味儿都比较足。
雪梅:那我们快找一家去看看吧。
(二)
雪梅:这里的酒吧真不少!
同事:是啊,雪梅,我们就去这家吧,这儿的装潢既古老又 现代,很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在二楼可以边喝酒边看 风景。
雪梅:我相信这酒吧的主人一定很有品味。
同事:可不是吗,听说是搞艺术的。
雪梅:怪不得!
同事:咱们先买酒,一会儿上去喝。
雪梅:好!
同事:雪梅,你要点儿什么?
雪梅:你呢,你想喝点儿什么呢?
同事:我要杯啤酒吧。
雪梅:那我和你一样。我也来一杯啤酒。
同事:服务员,要两杯啤酒,您帮忙送到楼上去。
服务员:好的,没问题。
同...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9第九课 买衣服(一)
雪梅:哎,这件T恤衫很不错,在国外带汉字的衣服挺时髦
的。
表姐:我也很喜欢这样的衣服,字大一点儿更好看。
雪梅:没错儿,什么颜色的好呢?
表姐:我觉得那件的颜色就不错。请把那件T恤衫拿来看看。
女售货员:你要多大号的?
雪梅:大号的。
女售货员:这件就是大号,你试试大小怎么样?
雪梅:还行,不大不小正好。还有什么颜色的?
女售货员:这还有黑的和红的。
雪梅:那给我找一件黑色的吧。
女售货员:对不起,黑的只有中号的,大号的卖完了。
雪梅:唉,真不巧。
女售货员:那要不您试试那种样式吧,我觉得也挺适合您
的。
雪梅:我不喜欢那样的领子。
表姐:谢谢,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回头再说。
雪梅:谢谢!
(二)
女售货员:您好!随便看看。
表姐:雪梅,你看,这裤子不错,手感好,穿着肯定特舒
服。
女售货员:您真识货,这是全麻的。您再看这裤形,穿上显 得特苗条。
雪梅:这条是蓝色的,我不太喜欢。
女售货员:我们还有黑色的,我拿一条给您看看。
雪梅:哎,我怎么觉得这两条的式样还不太一样啊。
女售货员:差不多,您瞧,料子都一样,裤形也一样。
表姐:我穿这条不行,太长了,也有点儿肥。
雪梅:这条瘦点儿,你试试。
表姐:好,这条还行,我劝你也买一条吧。
雪梅:好,我买一条跟你一样的。
表姐:多少钱一条?
女售货员:您诚心买,我给您便宜点儿,实打实,2... -
教材:旅游汉语 央视节目/旅游汉语 2 标题:目录《旅游汉语(第2册)》编辑推荐:《旅游汉语》系列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策划的。“旅游汉语”原本是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特别策划的精品汉语教学节目。该节目由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专家进行内容的设计与编写,并邀请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大山担任主讲。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很高,反响热烈,很多海外观众希望早日出版该解密光盘及教材。应广大学习者要求,中央电视台不仅在黄金时间重播节目,还与外研社一起策划推出了这套系列教材及DVD光盘。《旅游汉语》系列教材以一个家庭在中国的生活为主线,强调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外国人在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旅游常识、景区介绍都包含其中。主持人大山风趣幽默的语言也给节目增添了许多亮点。《旅游汉语》系列教材共分五册,每册均附有DVD光盘。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