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汉语教材分类语料库
共5条
-
话题:我们的身体/经络 标题:四气、五味、归经每味中药都有不同的药性,一般用四气、五味和归经来概括。
四气也称做四性,即寒、热、温、凉。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对立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在程度上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温性、热性药物可以祛寒,用来治疗寒证;寒性、良性药物可以清热,用来治疗热证。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功效也有不同。辛味药能散、能行,甘味药能补、能缓,苦味药能泄、能燥,酸味药能收涩,咸味药能软坚。每一位中药都具有特定的气和味,如黄连味苦性寒,熟地味甘气温。
每一味中药在人体内都有特定的作用部位,即归经。大部分药物的归经都不是单一的,可以同时针对几个脏腑、经络产生功效。例如,黄芪归脾、肺经。
综上,描述一味中药的药性,首先要说明它的四气、五味和归经,然后进一步说明相应的功能和主治。比如,麻黄味辛性温,归肺、膀胱经,功能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和膀胱经的寒性病症。
中国古代元金时期有一位很有名气的医家叫刘完素,擅长治疗火热病。他认为... -
话题:我们的身体/经络 标题:经络txt(欧凡和林美正在听歌,突然听到一句“快打开任督二脉”......)
《双节棍》这首歌真有意思,林美,你知道什么是“任督二脉”吗?
“任督二脉”指的是任脉和督脉,它们是经络的一部分。
经络?
经络就像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大的叫作“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小的叫作“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经脉和络脉统称经络。
你这么一说,经络就像是人体的交通网一样。
不错,这个交通网遍布身体的上下内外,将人体的不同部位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这样看来,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可以走正气,也可以走邪气。
对。因此体内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在体表一定部位表现出来,身体某一部位的疾病在身体另一部位也可以找到反应点。例如,胆囊疾病可以在小腿外侧的胆经上找到压痛点,腰扭伤可以在手的相关部位找到压痛点。所谓“头痛医脚”“上病治下”“左病治右”,就是这个意思。
马丽,你读过《皇帝内经》吗?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经络,而《皇帝内经》就贯穿了这个概念。
我真想读读这本书,可惜我的汉语水平还不太好。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 -
话题:我们的身体/经络 标题:经络漫谈水在江河沟渠中流动,车在大道小路上行驶,事物运行都有一定的道路。经络就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这些道路中较粗大的叫做“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较细小的叫做“脉络”,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
经络系统就像是人体的交通网,它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运行气血,濡养脏腑,感应传导,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
经络也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也可反应于外表,表现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例如胃火可见牙龈肿痛等。由此,在针灸治疗中常常有“头痛医脚”“上病治下”“左病治右”的现象。
经络与我们的健康、疾病以及治疗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古人才说... -
话题:我们的身体/经络 标题: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俗称穴位。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陆续发现的,起初是“以痛为腧”,后来把某些“按之快然”、“驱病迅捷”的部位称为“针灸处”,并逐渐确定位置,明确主治,赋予了名称。
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总结,把腧穴归纳整理为三类:十四经血、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十四经穴是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奇穴是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的穴位,如后背的定喘穴可以治疗咳嗽哮喘;阿是穴是没有固定的名称和部位,往往随压痛点而定的腧穴。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十四经的腧穴不仅可以治疗局部病症,还可以治疗远隔部位或所连属脏腑的疾病,有的还具有全身性作用。如足三里可以治疗局部的下肢疾病,它循行于腹部而属胃,又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腧穴之一,同时还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是重要的保健穴位。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十分广泛,可谓“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观诸物,近取诸身”,结合腧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内容赋予一定的名称,大致有以下几种:
1、根据位置命名,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 -
话题:我们的身体/经络 标题:腧穴2哎。近学习太累了,我的眼睛又酸又胀,难受死了。
你先休息一下,让我来给你按摩按摩。
(几分钟后)
咦?真奇怪,我的眼睛觉得轻松多了。
我按摩的是你眼睛周围的穴位,治疗眼睛疲劳的疗效可是很明显的。
穴位?
对,穴位是中医学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也叫腧穴。中医学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的施治点。刚才我简单地按了按你的晴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你眼睛的肌肉得到了放松,于是在短时间内就觉得轻松多了。
经络和穴位有什么区别?
人体内有很多穴位,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如果说经络是人体的通道的话,那么穴位就是通道上的突出点。经络和腧穴代表着中医关于人体的基本理念啊。
没错。经络和腧穴的知识还对针灸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要想学好针灸,首先得有经络和腧穴方面的理论知识做基础。
人们常说“有痛便是穴”。相传,在古时有一位医生,一直找不到病人病症所在,有一次无意中按到了某处,病人呼喊:“啊,是这里,是这里了。”医者加以针灸,果然疗效显著。于是把这一个特别的穴位命名为“阿是穴”。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