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汉语教材分类语料库
共3条
-
话题:我们的身体/精神 标题:六气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六种气候--风、寒、暑、湿、燥、火,是万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环境因素,称为“六气”。如同江海之水既能承载舟船,也能使其翻覆一样,六气既能促进万物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危害万物。
那么这六种因素何时是有害的,从而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呢?这取决于其程度以及人体的适应能力。如果六气太过、不及或与季节时令不符,就可以引发疾病,这时它们就成为致病因素,变成“六邪”,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
举例来说,暑指夏季炎热的气候,为夏季的主气,但如果暑热这种气候过度,使人发生了疾病,它就成为邪气,被称为暑邪。暑邪具有炎热、升散、消耗人体津液等特点,夏季因感受暑邪而引起头痛、发热多汗、心烦、口干口渴、恶心厌食、疲倦乏力等症状,称做“中暑”。
当然,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人体正气充足,体质强壮,即使遭遇不正常的气候因素,也不会受到伤害;反之,如果正气不足,体质虚弱,即使是正常程度的气候因素,也可能导致疾... -
话题:我们的身体/精神 标题:气2中国古代的哲人认为“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天、地、人、植物、动物等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无形的,但当气聚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有形的实体,形成了自然界的万物。自然界万物的生长收藏、寒假交替、昼夜往来,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的运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气,根据其来源、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从来源讲,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从功能讲,有宗气、营气、卫气等;从分布讲,有脾气、肝气、胃气等。这些“气”虽然有不同的名称,实际上却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又说“人身一气耳”。
人体的气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总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气的运动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量充足... -
话题:我们的身体/精神 标题:气的学说气机,简单地讲,就是指人体内气的运动。气、机可以概括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在我们的身体里,气机的运动虽然有升有降、有出有入,但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如果有一辆车逆行了,那就要堵上半天。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气机通畅,身体才会健康。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调补阳气的中药里,有一个名方,叫“四君子汤”。之所以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是因为它的药性。它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草药组成的。这四味药的药性都比较平和、不热不燥。就好像古时候的君子,品行正直,不偏不倚。
“四君子汤”主要是用来治疗脾胃气虚症的。什么是气虚呢?这和气的运行有关。人身体里的气运行不畅通,脏腑功能就会减弱。除了气虚以外,还有气滞、气逆。气滞是运行不畅通的气停留在了某一个部位,比如说:肝气郁结。气逆是本来应该向下运行的气反而向上运行了,比如说:胃气上逆。
得了脾胃气虚症的病人,脸色总是黄黄的,浑身没有力气,吃饭的时候没有胃口,吃一点儿东西就会觉得肚子胀痛,而且还会拉肚子。我们常常听到的病名:慢性胃炎啦、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