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汉语教材分类语料库
共7条
-
话题:中医里的哲学/整体的中医观念 标题:中医学(一)中医学
中医学,即中国医药学,又称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医疗经验的总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科学。古代医者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创造了中医学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
话题:中医里的哲学/整体的中医观念 标题: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首先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之上的。古人对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是先经过解剖,然后命名并述其功能的。《内经》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这就是说:倘若一个人的身体发育正常,有皮有肉,医者就可以从体表上用尺去度量,用手来按摸其长短,而得到确切的比例数据。...
-
话题:中医里的哲学/整体的中医观念 标题:中医的整体观--和谐统一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谚语叫“春捂秋冻,不生百病”,这提示我们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生活作息要顺应自然规律。例如,春天天气刚刚转暖,衣服不要一下子脱得太多,应该捂着一点儿。因为这时室外虽然比较温暖,但室内还很阴冷,如果一下子穿的太少,身体就不能适应室内外的温差,抵抗力就会下降,很容易感冒。进入秋天,天气刚开始转凉的时候,也不要过早地穿上太厚的衣服,让身体稍微冻着一点儿。因为这时室外虽然变凉,但室内还很暖和,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得不到耐寒锻炼,就会降低抗寒能力,不利于过好冬季。
“春捂秋冻,不生百病”,不仅是中国人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也是中医整体观的科学反映。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人体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与自然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概括地说,人体本身是自然界大体系的缩影。中医学从这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人体内的五脏与五行、五味的对应关系是这样的:肝脏属于目行,对应酸味;心脏属于火行,对应苦味;脾脏属于土行,对应... -
话题:中医里的哲学/整体的中医观念 标题:中医药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啊一、中医药有这么久的历史啊
(博物馆门口)
老师:欢迎各位新同学。大家好
同学:老师好
老师:今天带大家参观中医药博物馆
玛丽:太好了,我早就想来了。我听说,我们学校的中医药博物馆由三个分馆组成。
老师:对,这个博物馆很大,文物可多了。
大卫:太好了。我带了相机。
老师:大卫,这不行。博物馆不可以拍照。
(进入博物馆)
大卫:老师,我们是先参观一楼,还是先参观二楼啊?
老师:一楼墙上都是画,文物在二楼。大家向上看......这幅美丽的画,画的就是古代人们治病的情景。
玛丽:真是太好了。让我们看到古代人是怎么治病的。
大卫:是啊。
老师:咱们先上二楼参观吧。
(大家来到二楼)
老师:二楼的文物很多。大家先看这儿,这些都是三千多年前的砭石。
大卫:老师,砭石是什么?是古代的工具,还是武器呢?
老师:砭石是古人用来治病的工具,它的用途可大了,可以切开伤口,还可以按摩。
玛丽:老师,这些瓷器是什么?
老师:这是明朝的药葫芦,用来装中药。因为古代的医生经常出诊,所以总是随身带着药葫芦。
大卫:这都是几百年前的东西?中医药有这么久的历史啊。
(一)酒与中医
酒是古代重要的发明,中国酒的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多年。生活中,我们常喝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和白酒。少喝点儿酒,可以放松心情。酒还有保健作用,啤酒可以帮助消化,葡萄酒能软化血管儿。
中医和酒的关系太密切了。
酒可以让人更精神,觉得更温暖。在古代,医学不发达,人们受了伤,喝酒是一种不错的疗法。更神奇的是,有些酒可以专门治疗疾病,这样的酒叫做药酒。这些酒有的口服,有的外用,作用可多了。
皇帝内经
在所有的中医书中,《皇帝内经》是重要的一部。它出现于两千多年前,至今还是中医学生必读的书籍。《皇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柩》两大部分,各有81篇。这本书当然很难读懂,但你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就准备学习它吧。... -
话题:中医里的哲学/整体的中医观念 标题:人与自然的统一古代医者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如果这些条件发生了异常的改变,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学就是根据这样一个机体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并用这种观点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
人的机体与外在环境的对立统一,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内经》中有过较详尽的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概括起来主要内容有三:其一,季节... -
话题:中医里的哲学/整体的中医观念 标题:人体是一个整体二、人体是一个整体
(老师办公室)
大卫:老师,我昨天有点儿头痛,去看中医,医生却在我腿上扎针。
老师:效果怎么样?
大卫:扎完以后,头痛就好多了。
老师:医生扎的是不是膝盖下方的一个穴位呀?
大卫:是啊。您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我当然知道啦。那是足三里穴,可以治疗头痛。
淑贞:头痛为什么要扎腿上的穴位?
老师:因为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是互相联系的,是一个整体,所以在腿上扎针可以治疗头痛。
淑贞:那是怎么联系的呢?
老师:中医认为人体有很多条经络,把人体的各个部位都联系在一起。
大卫:什么是经络啊?
老师:经络就好像人身上的道路一样。
大卫:那针灸大概就像疏通道路,这里有病,却要到别的地方疏通。
老师:可以这样理解啊。
淑贞:有一次,我眼睛红肿,医生却让我吃治肝的药。
老师:肝火旺盛,眼睛就会红肿。你吃了药有效果吗?
淑贞:有效果,几天就好了。
大卫... -
话题:中医里的哲学/整体的中医观念 标题:天人合一中医学理论非常注重整体观,具体说来,主要包含五脏一体和天人合一两方面思想。
五脏一体是指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例如按中医理论,眼睛干涩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脱发可能由肾精亏虚所致;牙痛除牙齿本身的问题外,也可能是由胃火上炎引起的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医是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看成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天人合一又叫天人相应,是指人与社会、自然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昼夜更替、季节变换、地域差异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体的健康。由于重视人体与外环境的和谐统一,所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与养生的重要原则。例如在养生方面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治疗上针对某些疾病采用“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的患者采用“同病异治”的原则等。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疾病,也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五脏一体强调人体自身的完整性、统一性,天人合一强调人体与社会、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协调。“五脏一体,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早已渗透到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并且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形成了中医学理论极富特色的内容之一。
中医治疗疾病有时是“头痛医头”,即哪里有病变,就针对哪里治疗。但有时候是头痛不医头,即并非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