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汉语教材分类语料库
共11条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七情中医常讲“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六淫”即“六邪”,指的是外在不良的气候环境;“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要想身体健康,只避“六淫”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调“七情”。
人体情绪的变化,就好像自然界有夏有冬,有寒有热一样,是完全正常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情绪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七情太过”,即某种情绪变化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太过”,有两点含义:一是情绪短时间内波动太大,如狂喜、暴怒;一是不良的情绪持续时间太久,如久悲。“七情太过”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将七情与五脏相配,认为不同的情绪太过,会导致相应的脏腑功能受损。如:心在志为喜,喜与心的关系为密切,大喜、暴喜或狂喜会导致心气涣散;肝在志为怒,大怒、暴怒易伤肝;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多会耗损脾气,使脾胃运化失职;肺在志为忧,忧伤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
《皇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要告诉我们平时要适当节制欲望,保持平和的心态,即使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不良的情绪时,也要尽快让自己平复,不能沉浸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养正气,使疾病不会轻易来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就一定要注意七情养生。
中医学里有很多带有数字的概念术语,比如三焦、五脏、六腑、七情、八纲、十问等。这些有趣的数字术语,不仅可以使我们学到中医知识,更可以了解中医文化。...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人得病的原因人是如何得病的?现代医学认为,人得病的原因是感染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致病因素在人体抵抗力低下之时,乘虚而入,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则把人得病的原因归结为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虚邪贼风之气。人体疾病的发生,就是邪气战胜正气。若正气盛,邪气不能侵袭人体,则不会发病。反之,若正气虚,正气不能抗拒...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六淫伤人(七)六淫伤人
(下课以后,玛丽、崔淑贞、田中一起回宿舍)
北京的夏天简直太热了,真让人受不了。
可不是吗。现在的北京就像一个大火炉。
你们都是第一次在北京过夏天吗?更难受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啊?还要怎么难受啊?
每年的七月中旬,北京就进入桑拿天了。天气非常闷热潮湿,是全年天气热、雨水多的时期。
难道还能像桑拿天一样喘不过气来。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都没底儿了。
呵呵,差不多吧。而且由于出汗多,你会始终感觉身上黏黏的。这种时候特别容易中暑,而且容易得一些如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红眼病等夏季高发疾病。
中暑是什么样的感觉?
中暑是人受暑邪之后的表现。轻者头重、四肢乏力、胸闷、食欲不振、大便溏泻,重者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四肢发麻甚至昏迷。
暑邪?它是“六淫”之一吗?
对呀。
什么是“六淫”啊?快给我说说。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都是气候异常变化给人体带来的影响。春季多见风邪,夏季多见暑邪,夏秋之交多发湿邪,秋季多发燥邪,冬季多见寒邪。
原来气候对健康的影响这么大。糟了,我现在就觉得头晕,是不是快中暑了?
中暑哪有你这么精神的?要是以后担心意外中暑...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怒伤肝(三)怒伤肝
(崔淑贞和玛丽一起去宿舍找田中)
嗨,是什么风把二位吹来了,有事吗?
放暑假了,我们想邀请您一起去四川旅游。
太好了。我近正在看《三国演义》,里面刚好写到蜀国。
是吗?我也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尤其崇拜小说里的诸葛亮,他真的太有智慧了。
我正好看到“三气周瑜”,有意思极了。
讲的是什么呀?
周瑜是吴国一位年轻的将军,人也很聪明,可惜比不了诸葛亮,三次中了诸葛亮的计,气得够呛,后被气死了。
一个大活人能被气死?
这就叫“怒伤肝”。中医认为,肝主疏泄,《素问》里说“怒则气上”,也就是说人发怒的时候,会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血向上冲。你看人生气的时候不是都脸红红的,眼睛红红的,觉得头胀头痛,严重的会吐血,甚至可能因为血压升高、血管破裂而死。
真没想到生气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周瑜这个人呢,就是心胸太狭窄了,老嫉妒诸葛亮的才能,经常生气,以至于后被气死。他死之前说:既然生了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呢。
所以呀,我们不要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动不动就生气,那样非气坏身体不可。
哎,我有时候会生闷气,搞得胸胁闷痛。
那也不好,那叫“肝郁...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指寻求疾病的本质和本原,并对其进行治疗。治病求本,是中医辨证论治基本的原则,也是中医治疗学中根本的法则。
“本”是和“标”相对而言的。如:从邪正双方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得病的先后而言,先病、旧病、原发病是本,后病、新病、继发病是标。明代医家张介宾说:“人身之疾病,变化无穷,无不有标本在也”。《内经》也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治疗法则时,主要掌握“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两个重点。
治标与治本,也称标本治则。是指在分析病证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的基础上所确定的相应的治疗步骤与程序。在通常的情况下,先治本病,后治标病。如若标病甚急,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治其标病、后治其本病...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火证火,在中医学中是做为“六淫”之一而被人们认识的。
中医学中,火常与热并称。但它们又有程度上的不同:热乃温之渐,火却为热之极。且热多属外邪,如风热、暑热、湿热类病邪;而火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等病变。
火热使人体产生病变有内外之分,亦即外感与内生。外感者多由人体直接感受温热邪气之侵袭;内生者则常由肝脏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所致。故《素问.调经论》云:“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同时,风、寒、暑、湿、燥等病邪在一定条件下亦可以化火。
火热致病有其自身的特点。因火...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牙疼怎么扎手啊(六)牙疼怎么扎手啊
你的脸怎么肿了?
真倒霉,昨天牙疼了一天。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这回你体会到这句俗语的意思了吧。吃药了吗?
吃了点儿止痛药,可药劲儿一过还是疼。
要不然的话,试试针灸吧,听说效果不错。
真的吗?那赶紧带我去吧。
(中医诊所)
大夫,我牙特别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大夫给玛丽号了脉,又看了舌苔)
舌苔黄,上火了,问题不大,扎针吧,好得快。
我以前没扎过,疼吗?
不用紧张,有一点儿酸、麻、胀,但和打针感觉不一样。
平时看你胆子挺大的,哪知道也是个胆小鬼。
别在旁边说风凉话,我才不害怕呢。大夫,扎吧。
把手伸出来......
牙疼怎么扎手啊?
手上有个穴位叫合谷穴,可以帮助你止疼。
我同学玛丽的胃经常不舒服,疼的时候是不是也扎这儿啊?
不对,中医常说“肚腹三里求,面口合谷收”。
这句话是说腹部不舒服,就扎足三里穴,脸上有病就扎合谷穴。
是这个意思,...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病因学说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既能促进万物包括人体生长发育,也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危害到万物及人体的健康。这就是六气的程度与人体对其适应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如果六气太过,人体不能适应,那么就会发生疾病。以其中的“暑”气为例,暑是夏季的主气,但如果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人体对它的适应能力,就会变成暑邪,因而引发人们口渴、恶心、厌食、疲倦乏力等俗称“中暑”的症状。其实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所谓“过犹不及”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说六气就好比是人体健康的双刃剑。
但是中医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这个方面讲,如果人体正气充足,体质强壮,即使遇到不正常的气候因素,也不会受到伤害。
林美:马丽,你怎么一直打喷嚏呢?
马丽:昨天降温,我没加衣服,晚上还加了个夜班,谁知道早上起来就这样了。
林美:近生病的人很多啊,天气的极度变化很容易影响身体,也容易让人生病。
马丽:我这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林美: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六淫、七情、饮食以及劳逸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使人发生疾病。风寒,是你的致病因素,估计是昨晚降温你没有注意穿衣保暖而受风寒了。此外,身体的劳逸状况也是你的病因之一你昨晚受了风寒,又因为加班没有好好休息,所以今天就得了风寒感冒。
...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病机中医学认为,元气和邪气对身体的影响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气是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及抵御外邪、维持健康的力量。邪气是所有的致病因素的统称。如果正气抗邪有力,正能胜邪,一般可以不发病,即使发病也比较轻微。反之,如果正气难以抵抗外邪,正不胜邪,就会发生疾病,而且病情较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就是由外邪侵入、正气损伤、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而引起的。
疾病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一般有三种转归:一种是正气强盛,及时驱邪外出,正胜邪退,疾病痊愈。一种是正气虚衰,无力抗邪,邪气日益滋长,邪胜正衰,疾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再有是正邪双方势均力敌,呈现相持状态,从而使疾病迁延难愈,成为慢性病或留下后遗症。
小贤:欧凡,你在干什么呢?
欧凡:我在打太极拳。
小贤:太极拳很难学的,你为什么要学这个呢?
欧凡:今年我已经感冒好几次了,医生说我的身体抵抗力差,需要锻炼。
小贤:那你为什么就选择太极拳了呢?
欧凡:练太极好处多多,其中重要的就是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太极还有一些特别独特的运动,比如腹式呼吸。这种慢而深的呼吸,能调理气血...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糖尿病与饮食(十三)糖尿病与饮食
(田中被确诊患I型糖尿病,他到中医院找王大夫看病)
王大夫,我刚得病时很紧张,可后来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尤其对中医治疗方法很有信心。
中医把糖尿病称作“三多一少”,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下降。
真是又形象又好记,治疗也一定有一套。
中医重在调节脏腑,缓慢降糖,提高免疫力。采用综合方法,也就是说,将药物、饮食、运动相结合。
一定要严格限制饮食吧?让您见笑了,我原来对胃口的约束确实不够。
控制饮食的确很重要,但也不是像出家人那样吃斋饭。只要食谱安排合理,就可以做到既治病,又不缺营养。
吃糖是绝对不可以了?
也不那么绝对,比如蜂蜜就可以吃一点儿。除此之外,菜要清淡。
还真让您说着了。少油、少盐的菜,相对来说虽不那么香,可我还真有点适应了。我现在连烟、酒也不沾了。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随意改变,好用不同型号的碗盛饭,简便易行。
假如按时吃药了,而饭没按时吃可以吗?
不可以,那样会引起低血糖。不要改变你的生物钟,一定要加餐不加量。
要是两餐之间饿得受不了,能吃点瓜子、花生或水果吗?
花生、瓜子脂肪量高,不能吃。如果吃了水果,就要将主餐的食量减少。
您看吃什么水果好一些?
比如苹果、柚子就很不错。中医认为,苹果性凉、味甘;柚子性寒、味甘酸,糖的吸收缓慢、均匀。
您说限制主食量,那多吃点儿瘦肉总可以吧、
可不是这么回事,肉类到体内也会转化成糖。我们用食疗,再配合药物治疗。
食疗是吃药还是吃饭呢?
当然是二者相结合了,我给你开个食疗粥。
粥里面都有什么?好期待呀。
荞麦粥和葛根粉粥,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很适合你这类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
我要吃多久才有效果呢?
怎么说也得两个月,不然没效果。只要坚持服用,脏腑机能恢复了,血糖自然就下降了。
除了药、粥,还要注意什么呢?
适当的运动很重要。你平时喜欢哪种运动?
我平时喜欢跑步和跆拳道。
爱好运动... -
话题:疾病/病因、病机 标题:邪气盛则实邪气盛则实,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旨在阐述疾病的虚实变化与邪正盛衰。
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就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结果。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正气增长旺盛,邪气则自然消退;而邪气增长亢盛,正气自然会受到损伤。也就是说,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了疾病的虚实变化,决定着疾病的向愈和向恶。
邪气盛则实:实,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及机体的抗病能力强盛,邪气的致病力亦很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