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华语
childrenChinese_topic
中小学华文教材语料库
共53条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37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的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其存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说,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38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可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3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假如说,讲话是一种技术,那么,听话便是一种艺术一一修养的高艺术。
以世俗的眼光看,能流畅地表达意念,能言善道,口若悬河飞辩才无碍立,
乃至于滔滔不绝,都被视为"能干",人们愤以"会说话"来认同或恭维恙。这中间,
多少带着一些称赞与嘉许。也就是说,一个会说话的人,在今天这个社会里,
是受欢迎、受尊重,而且是某些人羡慕的对象。
在很多场合里,我们会看见很多会说话的人。这些人自恃会说话,使爱说、爱表现,爱发表宏论,
于是,只见他们几个人争着讲,都要讲,谁也不肯让别人讲;好是大伙都别讲,只听他一人讲;
也不管别人爱不爱听,更不会注意别人的反应,只顾一个劲地说个不停。他这边是讲得口沫横飞,
可怜别人那里是听得昏昏欲睡。偏是这类爱说话的人所说的话,
多半是既无营养又没内容,却又不自知。很不幸的是,在我们周适,有越来越多这类的朋友,
说话似乎已成为他们证明自己存在的唯一方法。就表象看,会说话的人似乎比较吃得开又有本领。
但是,认真地分析,那些不说话而能耐心听话的人,才真正了不起,真正是修养好的人。不是吗?
再精彩的表演,都需要观众,没有了观众,表演本身便失去了意义。
谈话也一样。会说话固然有本事,会听话则更需要涵养以及宽阔的胸襟。在社交场合里,
固然需要会说话、会制造气氛的人,但更需要安安静静聆听的人。比较之下,说话容易,
听话难;会说话容易,肯听话难哪!只因为,人人都有强烈的发表欲,
却只有很少的人具有听别人说话的度量。下回,何不试试做做佳听者?
以前在"生命线"当义工。真正想不开而企图以自杀结束生命的...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0窗外有枣林,雏在习飞其下。一日,猫蔽身林间,突出噬在母。
其雏四五,嗓而逐猫,每进益怒。猫奋攫之,不胜,反奔入室。
在母死,其雏绕室咧嗽,飞入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嗓也。哀哉!
...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1我并不特别喜欢活的或者别的什么猫儿,但对家里的八只景德镇的瓷小猫有些例外。
它们是在江西景德镇瓷器展览会上与我见面的,我一看那清新可喜的样子就爱上了。
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小猫,只有一个拳头的二分之一大。
一只小猫一个姿态:有的静坐,有的打滚;有的招手,有的拍球;有的傻站着,
有的翘起一条小腿;有的匍甸不前,有的待人去抱。
它们毛色不一,颈中都有朵作为领结的小花。
这样的描述何其平,应该说它们的一切都是活的,简直就是八个孩子,
都有一双带长睫毛的调皮而聪明的眼睛,连那天真稚拙的姿态也像。
我试过多次了,在这些小猫的观众中间,
孩子们会立刻吵嚷着认出它们是同伴中的谁谁;
奶奶特别是外奶奶却蓦然发现她的小孙孙正在里面;
至于母亲,那不用说早在心里比拟着谁是自己的女孩子,哪个又是那调...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2在砂膀越的居民当中,人数多的要算伊班人,共约四十九万三千人,
占全州人口百分之三十左右。他们原本居住在印尼的加里曼丹,后来向北迁移,
来到河流交错的森林地带定居,他们的住屋,就是富有热带情调的长屋。
从外型看,长屋就是长长的浮脚屋。屋顶用亚答盖成,壁是木材或竹。
屋身离地面约两三公尺高,普通长一百公尺。左右,也有长达两百多公尺的。
位置不是河畔,就是森林中的沼泽。
在长屋的内部,每家每户门口,都留有一个"阳台",互相连接,成为贯穿全屋的"走廊"。
这是长屋大的特点。同屋的族人,既可以聚集在这里聊天、议事、聚餐或跳舞,
也可以在那里编织座垫,修补鱼网、竹篓,或从事绘画、雕刻。
各家各户的房间,往往分成两部分,一作卧房兼厅子,一作厨房。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房间布置得相当美观。既有现代的沙发、
睡床、衣橱和饭桌,还...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3兴许是染上了人类容易"自视过高"的通病,我自幼对虫类蚁之类的小生灵,
曾长期瞧它们不起。记得在196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当话题转到生物界时,
一位学者说"我看蚂蚁的小小王国,就很有趣,能不能写成一本书呢?"
我当时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区区楼蚁,何足挂部!
后来,倒是一位英国老殖民主义者的言论剌激了我对蚁国的兴趣,
因为他竟把发展中国家统统污蔑为"楼蚁之国",?
于是,我不免产生了一个兴味很足的念头: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小的昆虫世界,
是不是真的像殖民佬贬斥得那般没有出息,
探索一下它们到底是在怎样销书过着自己的生活。
此后不久,我陪朋友到香让畅游,浸步来到双青岛,
只见对面石壁上蠕赤着一条长长的黑线,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仔细查看,
发现原来是一队蚂蚁正好负着种种食物搬家呢。
我的朋友正好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看到我认真的神情,
凑趣说道"这是蚂蚁发现巢穴面临威胁,正在紧张备战呢,"
我不禁伫立良久,看着这"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小生灵,
竟比临战的人类显得还要镇静,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
随后,我不知不觉地真的关心起这小小的生灵来了。
法布也所揭示的蚂蚁王国的内幕,书刊杂志上有关蚂蚁世界的
趣闻、故事,我都读得饶有兴味。
连我自己也不解的是:不论碰上从哪方归国的朋友,
我都忘不了在谈话之间询问一句:"那儿有关于蚂蚁的趣闻吗?"
这个怪问题,常常使得对方不解其中滋味。记得有一次,
当我问到一位畅游南美洲后归国的作家,不料他却大为动容,
说道:"哦,你也知道这蚁国的壮歌么?我真乃三生有幸,
这次亲眼目睹了一幕永难忘怀的情景。"
接着这位朋友追述了在南美洲一个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
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
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条红色的项链,
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向我们叫道:
"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
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竞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在火舌敌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
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4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
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
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
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堪,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5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
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边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
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根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5峇迪,是国语batik的译音。峇迪布在我国的历史久远,
现在已成为我国的标志产品。
过去,马来社会只运用各边技术染制花草纱笼,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峇迪技术已不只用来制作纱笼,还运用到制作其他衣料、
以及桌布、窗帘、围裙、头巾、枕套等方面,
如今新颖的峇迪产品已经步入了国际商业领域。
一天早上,我和几位朋友前往吉隆坡的一个峇迪工场参观。
工场的主人告诉我们,峇迪布上的图案有两种染制的方法:
一种是"蜡染法",一种是"复印法"。
主人带领我们先参观"蜡染法"的制作。"蜡染法"的过程相当复杂。
首先,我看到技工将图案印模蘸上煮热的蜡液,
然后在一幅白布上连续加盖,
使蜡液线条在布上留下连锁的图案。
当盖培的工作完成后,技工就把布放到染槽中漂染。
如果是单色图案,只须盖蜡及漂染一次,等到晾干后,再用热水溶掉蜡质。
后是将布冲洗、晒干,使上面呈现大片色底,而原先盖蜡的线条则留下白色,
形成一匹色底白图的峇迪布。
另外一种"蜡染法"是使用蜡斗绘画图案。技工将煮热的蜡液盛入蜡斗中,
利用由蜡斗细嘴流出的蜡液在布上绘画,情形和印模盖蜡一样。
虽然用蜡斗绘成的图...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6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
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
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摄氏三千度。
即使是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
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
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
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
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
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
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
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这样大,
人的骨恪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眩目的白光,
它的表面温度高达摄氏三万度到五万度。
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
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一点四倍),
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度。
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这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的吧。
固然,今天凭地球上大的望远镜,还不能直接看见别的恒星世界的行星,
但是有什么理由能说太阳系的构成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呢?
太阳可以有行星,为什么别的恒星就不能有呢?
从这颗星星到那颗星星的距离,每秒能飞十六点七千米的宇宙船得走几万年。
得走几万年,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尽管恒星都很大,
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
(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
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还有难于计算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
...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7从冰天雪地的寒带到赤日炎炎的热带,从碧波荡漾的湖泊到植物丛生的陆地,
从郁郁苍苍的林海到满眼荒凉的沙漠,从辽阔的海洋深处到高耸的悬崖绝壁,
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动物世界,那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呢。
生活在澳大利亚各地的袋鼠妈妈,腹部有个育儿袋,袋里有奶头。
袋鼠妈妈生下的小袋鼠,身体极小,只有大拇指那样大,小袋鼠在育儿袋中吃奶长大,
哺育八个月后,小袋鼠离开育儿袋,独立生活,能在袋鼠妈妈旁边自由跑动。
但是碰到危险,小袋鼠仍要跳入妈妈的育儿袋中,躲避敌害。
南美洲巴西、圭亚那等地,有一种负子蟾,在繁殖期间,
雌蟾的背面皮肤会软化成别具风格的育儿室。雄蟾配合把卵压入雌蟾的育儿室里,
上面还盖上一层胶质。卵就在育儿室里孵化发育,通过室壁里的微血管,
孵化后的小蝌蚪可以得到它需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直到变成幼蟾后,
它们才跳出育儿室,离开它们的妈妈。
非洲湖中盛产各种含卵鱼。鱼妈妈把它产下的卵含在口里,
卵孵化成小鱼后,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发育,才游出妈妈的嘴巴。
这时小鱼只在它妈妈头边游来游去,不敢远游。一旦发现有危险,
它们便又立刻逃入妈妈的口里,让妈妈来周旋对付。
令人奇怪的是海马爸爸也有个育儿袋。海马妈妈产卵时把卵直接产在海马爸爸的育儿袋中,
卵就在育儿袋中孵化发育。雄海马"分娩"时,用它的尾巴紧紧卷在海藻上,肌肉收缩时,
身体一仰一伏地摆动,当它仰起时,育儿袋的袋口就打开,小海马就跟着出来了。
常言道"大鱼吃小鱼"。这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但是也有小鱼吃大鱼的事呢。
生长在海里的硬领毒鱼,能吃掉身体魁梧,十分凶猛的宣鱼。
硬领毒鱼身体粗短,有气囊,吸气后身体像一个圆球,全身除了口缘和尾部外,
长满了尖利的刺棘。
那么,它们是怎样吃掉宣鱼的呢?
原来,它们采取了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皮...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8窗外有两片绿。左边,十几棵椰树,右边,三丛芭蕉。
它们仿佛是挂在我家墙上的一幅画。
早上,是水彩;中午,是摄影;黄昏,是油画;月夜,是粉画。
中午及有好月亮的夜里,椰影的整齐细线条,印在柏油马路上,
有如图案画,蕉影饱满态、纵的笔致,则令人想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的特有作风。
由画,就使我联想起中国画普通的题材之一"岁寒三友"。
一方面想着岁寒三友的构图,一方面看着窗外强烈日光中的两堆浓绿,
忽然竟把所想与所看的联结起来了。在许多方面,椰与松,蕉与竹不是很相似吗?
我的脑中立刻浮起热带三友"这四个字。但是热带的"梅"又在哪里呢?
不久,地上的影子忽都消失了,天暗下来,所有的椰树都开始摇动满头散发,
展露出一颗颗又圆又丰满的或绿或黄的椰实,所有的芭蕉也开始挥舞破裂的绿旗,
发出劈拍劈拍的响声。有力的凉风吹着我只穿背心的上身,
觉得好像刚冲完凉似的凉爽。
天空深灰色,云层重沉沉的,而就在这样的背景前面,蓦然我发现了腊梅似的孤枝,
大胆地从远方椰林后面直插入天空。枝条是笔直的,上面只有寥寥几片小叶,
没有花,但似有几颗黑色的果实。那是一株马来亚各地常见的木棉树,
马来人称为"加布加布"。问题解决了!我的"热带三友"来齐了!
但我的心里立刻起了疑问:"这样随便凑合起来的三友,到底是否合理恰当?"
好,就一对对的来做个比较吧。
椰的外表与松树一样,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高洁潇洒。
它是高的,有时候且似乎高得失称,虽然满身疮疤,
却总是不断地向上升,向上升,升到那样高,
以致令人为它担心会很容易被大风连根拔起。
但它不,不但在森林中升得那样高,连在多风的海滨,也是一样,
给人一种高山仰止、不可企及的感觉。而且它又是瘦削的,不如其他热带植物,
给人"浓得化不开"、脑满肠肥的印象。然而,它虽然瘦,虽然不断地在向上,
它却不是无用的空想家:它结有装满美汁的肥大果实。
它的服饰简单而朴素,但却有极高洁的风度,
脱尽俗尘,没有带丝毫火气和市俭气,
这在赤道附近尤为难得。
松耐寒,无论霜雪朔风如何凛冽,它永远长青;
椰则耐热,无论直晒的阳光如何残酷,
它永远是那么悠闲,精神饱满,绿油油的,而且也长寿,能活到百年左右。
松是雪景的佳点缀,不但美丽,而且发人深省,
同样地,椰已成为热带的象征旗帜,
坚苦卓绝而热情健美。风起处,松涛澎湃,山垄间奏起雄浑动人的交响乐曲,
启示了人性崇高的一方面;椰林遇着了大风的引发,不但也有"椰涛",
掀起一片绿色的海洋,而且它还有柔美的长发,并能载...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49人生什么事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
虽失意,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
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使像是有几千片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
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避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
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
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没有解除呀。
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
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
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痛苦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快乐呢?...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5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缭纱工的空中,
定然有关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50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莫泊桑,一生写了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
他的小说,不仅在法国文坛上享有极高的盛誉,而且在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莫泊桑年轻的时候,就对作文入了述。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文学名著,
冥思苦索地写了许多篇文章。但是这些作品,无论思想内容、语言文字,
还是艺术风格、构思技巧等等,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
他心里十分焦急,于是,他想到去拜老师。
一天,莫泊桑拿著自己写好的几篇文章,来到当时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家,
请求福楼拜给予指导。他苦恼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一到写文章时,
总还是感到写人、记事、状物不够形象,不够生动呢?""这个问题很简单,
主要原因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一一一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是要吃苦、勤练一一天天都有马车从你家门前经过,
你就站在门口,仔细观察那马车,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
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就照老师的话去做。他整整两天站在大门口看著
门前来来往往的马车,
但是什么名堂也没有看出来,于是又跑去请教老师福楼拜。
他一进门就说:"我观察了两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51东胜神训,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园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荫之下顽耍。一群猴子耍了一会,
都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
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
耍了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携女,唤弟呼元,
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远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睽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
那里边却无水无泼,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
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
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开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
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池,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52一屠晚归,才旦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句亏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和、薪其中,苦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目也眈相向。少时,...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53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对坐。
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孔明曰:"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
肃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
唬得鲁肃失色问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这条计只好玩,弄蒋干。
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
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
吾闻曹操换毛价、于禁为水军都督,
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
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
孔明嘱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
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
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
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
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
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肃曰"以何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聚众将于怅下,教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
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吾意。
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卡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
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
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
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
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逗他。
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使两胁生翅...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6怎能忘记啊
当灯光辉煌
那先在黑夜里
提灯的人
怎能忘记啊
当百花盛开
那先在荒野中
播种的人
听百年洪钟
又在清晨敲响
召唤着
一群群族人的子女
跨进独中的大门
怎能忘记啊
那无数创办华校的
劳动者和战斗者的功勋
我们是你钟爱的儿女!啊独中
在你的怀抱里我们搬取着
珍珠般的语言
在你的宝库中
我们吮吸着
五千年文明的...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7下班之后,便是黄昏了。
偶尔也望一望绚丽的晚霞,
却不再逗留。
因为你们仰望阿爸时的小脸,
透露更多的期待。
加班之后,便是深夜了。
偶尔也望一望灿烂的星空,
却不再沉迷。
因为你们熟睡时的小脸,
比星空更迷人。
阿爸每日每日地上下班
...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8蝴蝶和蜜蜂带着花朵的蜜糖回家了,
羊队和牛群告别了田野回家了,
火红的太阳也滚着火轮子回家了,
当街灯亮起来向村庄道过晚安,
夜就轻轻地来了。
来了!来了!
从山坡上轻轻地爬下来了。
来了!来了!
从椰子树梢上轻轻地爬下来了。
撒了满天的珍珠和一个又圆又白... -
教材:初中华文教材/大马华语中学教材/独中语料6-11/语料7:独中初二txt档 标题:初二9晋太元中,武陵二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元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飞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应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忏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髦,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在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