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网页话题分类语料库
共8条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保健品和药物不能一起用_老年用药_中医中药网
在服用保健品时,有些药物是不能同时服用的。否则,不但会影响保健效果以及药物的疗效,甚至会疗效全无,还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中老年人是各类保健品的消费主力军,但是您知道吗?在服用保健品时,有些药物是不能同时服用的。否则,不但会影响保健效果以及药物的疗效,甚至会疗效全无,还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慢性病患者服用保健品要谨慎
糖尿病患者 保健品中常见的鹿茸、何首乌、甘草、人参等,与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同服时,中药成分会减少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高血压病患者 降压药不得与人参、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药同服。同时,珍珠母、龙骨、瓦楞子、牡蛎、石决明等含钙高的中药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不然会使药物的毒性增强,易导致心律失常及心衰。
维生素E、银杏影响阿司匹林药效
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美容等保健功效,是中老年人的常用保健品。但维生素E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否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银杏叶、人参、当归等中药共同的作用是益气活血,与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抗凝剂同用可能造成流血不止。特别是银杏叶制剂,由于其抗凝血作用比较强,与抗凝血药合用造成牙龈出血、皮肤淤斑、黑便、血尿的病例屡见不鲜。此外,银杏和某些止痛药(扑热息痛、麦角胺)合用还可能引起脑出血。
吃钙片少用抗生素和强心药
有些心脏病患者可能会用到洋地黄等强心药,此时好不要同时服用含钙和维生素D的保健品,否则容易诱发洋地...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冬季降压需注意_老年用药_中医中药网
冬季服用降压药要适当的调节。
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由于气温陡降,人体的血管收缩,血压相应增高,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患者,在气温陡降后更易出现脑血管破裂,危及生命。冬季降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适当增加药量
天冷时,血管收缩,但血管中的血容量不会变化,因此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在冬季时,降压药的用量要适当增加,这样才能控制好血压。此外,相当一部分患者出于经济原因,服用短效降压药,这类药一天吃3次,而维持血压的时间只有1~2个小时,因此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诱发脑出血的发生。因此,应尽可能选择长效降压药。
小剂量联合降压
如果某种降压药物已达大剂量,应加用另一种降压药,而不应继续增加剂量,以免增加其不良反应。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都可根据具体情况加用。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加,而钙离子拮抗剂能抑制...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老年人乱服镇咳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_老年用药_中华中医网
老年人如果咳嗽时再服用作用较强的镇咳药,就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痰液堆积在气管中,致使气管堵塞,引起紫绀、脉搏加快,严重者还可发生肺不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有些人一遇咳嗽,往往习惯自己购买一些止咳药和镇咳剂服用。其实,未经医生检查或指导,乱服镇咳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因为,咳嗽多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是人的一种生理防御性反射,经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系统内的痰液,保持呼吸系统通畅。所以,只要不是过于频繁的剧烈地咳嗽...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老年人慎服鹿茸_老年用药_中医中药网
老年人慎服鹿茸鹿茸性属大热,适用于虚寒体质者,常用于治疗体质虚弱、畏寒怕冷、手足冰凉、神疲乏力等症,用量宜小不宜大,忌多服、长期服。
鹿茸是传统的滋补中药,与人参齐名,在冬季购买鹿茸进补的老年人颇多。鹿茸性属大热,适用于虚寒体...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老年人慎用抗早搏药_老年用药_中医中药网
研究表明,早搏在健康人群中很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出现早搏的频率也增多,60~65岁健康人中,80%可出现早搏,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出现复杂性室性早搏和短阵室速。早搏对老年人健康是否有危害,关键在于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
去外地旅游的杨老太太回家后感到心慌、气短,由于以前体检时发现有少量早搏,于是就吃了一些治疗早搏的药物。没想到用药半个小时后出现头晕的症状,并且感到胃也不舒服。于是,家人马上送老太太去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老太太血压正常,心电图显示心脏功能良好,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早搏源于近期比较疲劳,建议她马上停服抗早搏药物,同时为她开了一些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的药物。服用后两天,老太太的头晕等症状就缓解了。 研究表明,早搏在健康人群中很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出现早搏的频率也增多,60~65岁健康人中,80%可出现早搏,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出现复杂性室性早搏和短阵室速...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老年患者漏服药 日常避免六妙招_老年用药_中华中医网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通常为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需要长期规律的服用药物,但是由于老年人记忆力的减退,时常会忘记服用药物,致使血糖、血压过高或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通常为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需要长期规律的服用药物,但是由于老年人记忆力的减退,时常会忘记服用药物,致使血糖、血压过高或并发症的发生。为了防止老年人漏服药,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小妙招: 1.用药项目制列表 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常常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而且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间也不一样,所以应根据医嘱把药物的名称,剂量,频次制作成一个小药牌,每次按照小药牌把药物分放到小药盒里,这样可以防止漏服或过多、过少服用药物。 2.小小药盒作用大 建议使用分药盒,提醒定时吃药。分药盒可选择一周用药型的,周用分药盒里面有7个格,标记不同的7天,每格又有早、中、晚3个时间段,盛放顿服药剂量。可由子女或照顾者...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老年用药如何做到安全_老年用药_中医中药网
老年人由于其特有的病理生理状况,使用药物治疗时,尽量使用无毒性或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应尽量简单,防止过度和滥用药物。
老年人用药必须三思而行,绝不可盲目用药,做到“两选一防”。 选药物 老年人由于其特有的病理生理状况,使用药物治疗时,尽量使用无毒性或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应尽量简单,防止过度和滥用药物。中成药和西药联合要掌握组方成分,如不注意或随意合用,易造成药物超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应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到合适的剂量。一般使用成人剂量的1/2~3/4,好根据病人肾功能降低的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有条件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安全用药。 选剂型和给药途径 以口服为主,并选用适合老年人服用方便的药物剂型,如液体剂型。在给药途径上,以口服及静脉注射为主。在口服给药时,应注意老年人常常因为便秘而使用泻药,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老年人局部血液循环差、... -
话题:治疗手段/老年用药 标题:警惕老年用药的慢性中毒_老年用药_中医中药网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由于其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由于其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以下情况应引起老年人重视:
误服药物引起中毒
有些药片颜色一样,容易混淆。特别是有的药包在纸包里,只写服法,没有写明是什么药,开始服药时还记得,日久便忘了,此时只凭印象,易误服。还有的人在空药瓶里放进另一种药,却没有将药瓶上的标签更换,结果“张冠李戴”,服错了药。
剂量过大引起中毒
许多老年人患了病,恨不得吃上一两次药就把病治好,否则就认为服药剂量不足,盲目加大剂量服用,误认为这样做可以把病“压”下去,结果疾病非但未愈,反而造成药物中毒。当出现药物中毒时自己不知道,误认为疾病加重,继续加大药量。其实,许多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疾病好得快慢取决于多种因素,特别是与机体的抗病能力(包括精神状态、身体免疫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患病后从用药到治愈需要一个过程,切勿随意超量服用,否则发生药物中毒在所难免。
联合用药引起中毒
有些老年人认为,服药品种越多,作用越大,因而常常不加选择地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实际上,这样的服药方法很容易引起药物中毒。因为有些药物合用时有联合作用或相乘作用,另一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