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网页话题分类语料库
共5条
-
话题:方药/生活偏方秘方 标题:护齿小偏方_生活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野菊花、蒲公英、藿香、薄荷叶具有清热解毒、清凉泻火的功效;杜仲具有强健筋骨的作用;白矾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外加青盐则可稳固牙齿,改善牙齿松动的作用。
中医药在对牙齿保护方面一直有悠久的历史。经多方资料查证发现,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已经在用牙粉,如宋《御药院方》记载的陈希夷牙粉,有位碧虚先生常用此药,年至八十以上,面若童子,頿鬓皆黑,齿落重生。就连毛主席他的一生也都是在用牙粉刷牙,若去他的家乡参观,一定会看到在韶山毛泽东故居的厨房墙壁上,有一个用来装牙粉的竹筒。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牙粉对牙龈出血、牙周炎、口臭、牙齿怕冷怕热、氟斑牙等一些日常常见的牙齿或口... -
话题:方药/生活偏方秘方 标题:日常解酒小验方_生活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取葛花10~15克,煎服;若预防酒醉,可煎汤代茶。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头痛心烦,胸膈痞塞,手足颤摇,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葛花解酒醉,烦渴 取本品10~15克,煎服;若预防酒醉,可煎汤代茶。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头痛心烦,胸膈痞塞,手足颤摇,小便不利,大便泄泻。以葛花解酲汤(《兰室秘藏》)治之。木香1.5克,人参4.5克,猪苓4.5克,茯苓4.5克,橘皮4.5克,白术6克,干姜6克,神曲6克,泽泻6克,青皮9克,砂仁15克,白豆蔻15克,葛花15克。煎服。葛花系葛藤的花,始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凉味甘,入脾、胃经,能解酒止渴。 白豆蔻解酒毒 用量3~10克,不宜久煎,常与砂仁、厚朴、陈皮等药同用。白豆蔻始载于《本草拾遗》其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治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胃寒腹痛、宿食不消、呃逆、呕吐等证,《本草纲目》有解酒毒的记载。 高良姜解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取本品10~15克,煎服。若寒甚,可与法半夏、生姜、香附同用。高良姜始载于《名... -
话题:方药/生活偏方秘方 标题:治打呼噜验方_生活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治打呼噜可取龙胆草、当归各10g,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以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一般连服3天可见效。
治打呼噜可取龙胆草、当归各10... -
话题:方药/生活偏方秘方 标题:清暑化湿验方_生活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生黄芪9克,香薷9克,莲子12克(去心),金银花9克,滑石9克,竹叶9克,甘草1.5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服。主治素体虚弱,感受暑湿,头痛无汗身热,口渴困倦,心烦,小便涩。
【组成及用法】 生黄芪9克,香薷9克,莲子12克(去心),金银花9克,滑石9克,竹叶9克,甘草1.5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
话题:方药/生活偏方秘方 标题:醒酒止吐的偏方_生活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