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功能分类语料库
共45条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打招呼 关键词: 2:正式
中国人见面招呼,常常是“就事论事”,见你出门,就说:“出门啊?”见你拿着大包小包回家,就说:“买东西去啦?”见老师拿着讲义朝教室走去,则说:“有课啊?”见晚饭后一家人出门溜达,则说:“散步啊?...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宾主见面的礼仪 关键词: 1:首先 对方 姓名 今后 2:拥抱 礼貌 3:礼仪 初次 5:宾主 即使 交换 既……也…… 便于 顺便说一句 列 头衔 一般说
中国人总是习惯用握手来表示欢迎、感谢或者友好。宾主见面的时候,主人应该首先跟客人握手,表示问候。中国人不习惯互相拥抱。即使是老朋友,见面拥抱也会使中国人觉得不舒服。
很多中国人喜欢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互相交换名片...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南方和北方 关键词: 2:气候 性格 习惯 5:物产 面貌 直爽 仗义 丰富多彩 绚烂多姿
就像欧洲分为东欧、西欧、南欧、北欧一样,中国也分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各个地方物产不同、气候不同、风景不同,连人们的性格、面貌也各有特色。中国一般分为南方和北方,说到南方人。人们总会联想到精明、灵活;说到北方人,人们...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假日经济 关键词: 3:现象 资源 4:经济学 5:稀缺 理智 从众心理 偶然 闲置 充分
假日经济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集中消费,一个是资源稀缺。
集中消费是指人们在一段共同的时间里购物、旅游、游戏。集中消费是一种快乐消费,容易产生一些不理智的消费。比如,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多人会根据别人的消费来消费。另外,人们会以机会难得、偶然消...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入境问俗 关键词: 1:热情 地铁 售货员 2:差异 推销 退货 付账 5:入境问俗 免不了 陌生人 带路 主动 出主意 拥挤的 撞 却 拼命的 直接了当的 挣 各付各的 争 替 成语 对于
因为文化的差异和习惯的不同,外国人在中国免不了会遇到一些让他们觉得很奇怪的事。在街上,一位你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会热情的为你带路,主动给你出主意、帮助你。可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或者地铁里,有人撞了你一下,却没有对你说“对不起”。商店的售货员小姐拼命的向你推销商品,可是你买了不合适的东西以后,却发现有时候很...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北京机场 关键词: 2:距离 5:首都 东北 客流量 航站 建筑 大巴 做生意 差不多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在中国的北方。北京有几个机场,其中大的是
首都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北京市的东北方向,距离市区只有10公
里左右。现在,它已经是世界上大、忙的机场之一,每年的客流量居世
界第三。
2008年开始使用的三号航站楼是世界上大的单体航站楼,是一座很
新、...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中国的食文化 关键词: 2:文化 3:习俗
20世纪30年代,有一位有名的中国作家比较了世界各地的长处之后,开玩笑地说幸福的人生应该是:住英国乡村,用美国电器,娶日本太太,雇中国厨师。这是几十年前的旧话,到了今天,有些方面已不一定合乎时宜了,但中国厨师的手艺恐怕是越发精益求精了。因此,说“吃在中国”无论如何是...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远亲不如近邻 关键词: 1:重要 网上 信息 2:遗憾 传递 5:远亲不如近邻 邻居 像 误会 吵架 亲亲热热 节奏 来往 密切 对话 友情
中固有句俗话——远袋不如近邻.意思是说.住得远的亲戚,不如住得近的邻居,强调邻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拿北京来说,以前人们住四合院,孩子们天天一起玩:大人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把邻居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大院里的人就像一家人。当然,误会、吵架也是有的,一家人还有吵架的时候呢,可吵完后邻居之间还...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在旅行中成长 关键词: 1:旅行 增加 2:数据 报告 观察 锻炼 挑战 3:预告 印象 5:感受 真实 自然环境 爱好 俗话 闻 深刻 可能 克服 勇气 信心
在一个国家学习或者工作,如果有机会,应该多出去旅行。出差也好,
旅游也好,都能有效地丰富人的经历和感受,增加对生活的了解,提高人的
能力。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就是旅行是学习知识的重要
方法之一。
旅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很多人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看资料,根据
一些新闻报道、数据和报告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不够的。资料可以
说明过去,但很难预告未来;资料可以提供信息,但很难说明真实的生活。
旅行能帮助我...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元宵节 关键词: 2:气氛 5:元宵节 悠久 汉文帝 确定 五彩缤纷 灯笼 贵族 平民 姑娘 故意 浪漫 舞狮子 扭秧歌
元宵节,也叫元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现存历史悠
久的节曰之一,汉文帝时就已经确定了这个节日的名称。元宵节的节日时间
是正月十五晚上,一个月圆之夜。但它的假期很长,例如,明朝元宵节要放
10天假,可那时候一年才放18天假。
元宵节重要的庆祝活动是放灯。从城市到农村,一到晚上,到处都是
五彩缤纷...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敬辞 关键词: 1:贵 2:久仰 幸会 尊敬 3:频繁 4:敬辞 5:典型 不如 久闻大名 亲切 修养 结束
“敬辞”在客户往来中使用频繁,比如“贵”就是个典型的敬辞,同别人“你姓什么”总不如说“您贵姓”好。称对方的国家可以说“贵国”。称对方的公司可以说“贵公司”。
第一次与对方见面当然可以说“见到你我很高兴”.可这不是汉语的原有说法。中国传统的说法则是“久仰”、“幸会”、“久闻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等等。这样...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亲属称谓 关键词: 2:传统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庭和家族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人们非常重视社会关系中亲疏、长幼、尊卑的次序,因此汉语中的亲属称谓特别多,例如uncle,aunt在汉语中分别有五对词语与之对应,它们是:伯父、伯母(父亲的哥哥及其妻),叔叔、婶婶(父亲的弟弟及其妻),姑父、姑妈(父亲的姐妹及其夫),舅舅、舅妈(母亲的兄弟及其妻),姨夫、姨妈(母亲的姐妹...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赶庙会 关键词: 2:固定 5:通常 寺庙 城隍庙 地坛 艺术 表演 戏剧 相声 杂技
过去,农村商业不发达,很少有固定的商店,人们通常是在固定的日子
里聚集到一起,把多余的东西卖掉,把需要的东西买回去,这就是集市。一
般五天一小集,十天一大集。去集市,叫赶集。如果集市在寺庙的附近,就
叫赶庙会。后来,城市里也有了庙会,但次数少,一年也就是一次两次。应
该说明的是,这...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关键词: 2:文化
中国人常用“衣食住行”这四个字来表示生活中基本的需要。
“衣”就是穿衣,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中国市场上的衣服不但式样多,而且价钱便宜。许多美国的衣服都是在中国做的。对一般人来说,只要不穿特别名贵的衣服,保暖基本上是可以实现的。
“食”就是吃饭,这个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文化中都很重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老百姓把吃饭当做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中国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很多中国人对穿倒不太在意,认为只要穿暖就可以了,但对吃却特别讲究,认为决不能马马虎虎地对待自己的嘴。
“住”就是住房,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城市的住房问题比农村的...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消费结构的转变 关键词: 1:单位 费用 2:开支 负担 鼓励 3:财政 5:结构 转变 想象 模样儿 年轻 弄 公家 绝大多数 私人 意味着 存在 巨大
(国际会议中心,一场国际会议正在进行。)
林玉婉:国栋!
吴国栋:这是我的夫人田秀芳。
林玉婉:您好!
田秀芳:您和我想象中的模样儿一样年轻、漂亮!
林玉婉:谢谢!会议开始了,咱们进去吧。
李莎:我们在这儿等你们。
林玉婉:那,回头见!
比尔:咱们干什么呢?
李莎:比尔,你想不想知道这些车的主人是谁?
比尔:这么多车,怎么弄得清楚?
李莎:告诉你吧,车主只有一个!
比尔:是谁?
李莎:姓公,公家车!
比尔:公家车?可在我们美国,绝大多数的车辆是私人的!
李莎: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存在着一...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入境文俗 关键词: 1:认为 联系 2:态度 包装 数目 精美 3:初次 花卉 禁忌 昂贵 宗教 忌讳 5:某些 礼节 互相 致意 合十 鞠躬 交换 礼俗 俗话 入境问俗 菊花 高雅 天皇 象征 却 哀悼 荷花 纯洁 祭祀 紫色 吉利 避开 朵 学问 心理 信仰
A:史东尼 B:李英
A:李小姐,你觉得东西方在礼节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B:我觉得东方国家,某些礼节上和西方国家不太一样。比如:在斯里兰卡,按他们的习惯,人们互相致意的时候,是用双手合十的方式;在日本,人们初次见面,是互相鞠躬,交换名片。
A:做国际贸易工作,确实要了解贸易对象过的礼俗。中国的俗话说,这叫“入境问俗”。
B:是呀,好像对某些花卉的态度各国就都不一样。菊花,中国人认为它高雅,日本人认为它是天皇的象征,可是法国人却认为它表示哀悼。在中国馆荷花象征美丽和纯洁,而在日本荷花却和祭祀联系在一起。
A:李小姐,你讲得很有意思,我再举个例子。对某些颜色,各个国家的人,看法也很不一样。日本人认为紫色是高雅的,而墨西哥人、巴西人却认为紫色是不吉利的。要是在出口到墨西哥的商品用紫色包装,那可就不容易卖出去了。
B:这就说明我们...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文化异同 关键词: 1:顺利 牌子 2:逛 奇怪 购物中心 换钱 公民 教育 3:公道 秩序 5:异同 抽空 纪念品 感动 银楼 苦笑 抽水马桶 蹲 请勿吸烟 请勿进食 印象深刻
史东尼和李英宰台湾好几天了。除了洽谈生意以外,他们也抽空逛了商店、买了纪念品,还搭了捷运,游览了故宫博物馆。他们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有的让他们很奇怪,有的让他们很感动。
A:李英 B:史东尼
(在街上)
A:东尼,你不是要给你太太买礼物吗?我知道附近有一家购物中心,东西又多,价钱又公道。我带你去吧。
B:好啊。不过我想先去银行换一些台币。你知道哪儿有银行吗?
A:知道。不远就有一家银行。去年我在那儿换过一次钱。
B:如果顺路的话,我们先去银行吧。
A:咦!这边有一家银楼,我们在这里换钱也行!
(走出银楼)
A:真奇怪!银楼还可以换钱。
B:方便得很。
(在购物中...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近应酬太多了 关键词: 1:热情 2:传统 应酬 礼貌 习惯
小李:张平。近很忙吧?别只顾工作,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你的脸色可不太好。
张平:近公司倒是不太忙,我也不太累。
小李:你是不是生病了?我陪你去医院看看吧。
张平:不必去医院,休息休息就好了,近应酬太多了。
小李:是公司的应酬吗?
张平:有公司的应酬,也有个人的应酬,同学结婚,同事生孩子,朋友过生日。几乎天天有事。
小李:你挺有口福啊!
张平:吃得我都没有食欲了,可怕的是喝酒。
小李:你不愿意喝可以不喝啊。
张平:别人向你敬酒,你能不喝吗?
小李:是很为难啊,不喝好像是不尊重敬酒的人。
张平:就是这样。有几次我喝醉了,回家时差点儿出车祸。
小李:太危险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张平:我也是无可奈何:拿了请柬。不去不礼貌;别人敬酒,你不喝是不给人面子。
小李:给别人敬酒、夹菜,这些传统的习惯...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会面 关键词: 1:准备 信息 安排 拜访 2:接待 尊重 资料 意见 方案 提交 环节 重视 友谊 3:日程 事项 宴请 房地产 5:至少 忽略 喝醉 年龄 自豪 保持 上门 好感 话题 怪事 注意 紧张
商务会见
重要的商务会见,如果是第一次见面,双方都要做好准备。一般来说,接待方是主人,来访者是客人,主人应该承担更多的工作,客人好尊重主人的安排。
准备工作至少要做三件事。首先是资料,双方都要认真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了解参加会见的人员和会见的目的。其次是安排,接待方应该提供会见的日程,提醒对方应该注意的事项,来访者如果有意见应该早一点告诉接待方。第三是方案,双方应该根据会见的目的,制订工作计划或方案,提交给对方。
在和中国人会见的时候,不能忽略宴请这个环节。中国人如果是客人,他们认为正式的宴请表示对方很重视这次会见。中国人如果是主人,即使不重视这次会见,他们也会安排宴请。吃饭的时候,如果客人能喝酒,大家很容易成为朋友,友好地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但不管喝多少酒,你都不要相信他们真的喝醉了。
拜访朋友
和西方人不太一样,年龄比较大的中国人常常把已经认识的人当作长久的朋友,特别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或者是那些他们曾经帮助过的人。如果一个中国人有很多朋友,他会感到很自豪。保持朋友的关系不太困难。如果能上门拜访,当然是...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戒烟,真是一举两得
妻子:你怎么又偷偷地抽烟?
丈夫:我的烟瘾上来了,实在控制不住,就让我抽完这一枝吧。
妻子:连孩子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你怎么就记不住呢?
丈夫:我偶尔抽几枝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不用担心。
妻子:你可不是偶尔抽几枝,孩子经常告诉我,说你偷偷地吸烟,你们公司的同事也跟我说过,说你在公司抽烟抽得相当厉害。
丈夫:你还对这件事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啊。
妻子:这说明我关心你,万一因为抽烟得了病怎么办?
丈夫:没有那么严重。你看,我身体不是好好的吗?
妻子:你现在才三十多岁,当然不会出太大的毛病,再过几年,可能就出问题了。
丈夫:别担心,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吸烟就会得病,有的人吸烟却很长寿。你看我爸爸,吸烟吸了几十年,现在不是很健康吗?
妻子:健康什么呀?上周我回家,妈妈说爸爸近总是咳嗽,正打算去医院检查呢。
丈夫:爸爸总是咳嗽?你怎么没告诉我?
妻子:你昨天刚出差回来,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呢。
丈夫:爸爸吸烟比我吸得厉害,恐怕是肺出了问题。
妻子:现在知道吸烟的害...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家庭访问 关键词: 1:收入 2:退休 普通 贷款 债 消费 刺激 3:透支 5:享福 聊天 家庭 温饱 现代 社会 丫头 挣 童话 时兴 摆谱 观念 恕我直言
(林玉婉等访问北京四合院的一个普通家庭)
死马向梅:妈,客人到了!
司马文博:欢迎,欢迎!
司马向梅:这是我爸,这是我妈,这是我们家老爷子退休了。
林玉婉:司马先生,您老好哇!
司马旺财:好,无事一身轻啊!
林玉婉:您现在享福了!
司马旺财:享福,享福!儿子、儿媳妇、孙女都有工作,我还有退休金,每月不少闲钱。
周云琴:快进屋吧!
司马向梅:妈,咱们吃什么饭呀?
周云琴:包饺子。
林玉婉:好!咱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吧。我们这次来,是想了解关于家庭买车的问题。
赵雨生:老先生,你们打算买汽车吗?
司马旺财:什么?有了温饱就买汽车吗?
司马向梅:爷爷,现代社会,就要有现代生活。
周云琴:你这丫头...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住宿 关键词: 1:方便 旅游 住宿 电脑 2:出差 按照 星级 普通 结实 包括 技术 临时 关心 3:实现 职工 经历 拥挤 5:愿意 舒服 不得不 看病 赶 旅馆 宾馆 亲戚 愚蠢 面子 艺术 宫殿 厕所 理想 宽大 怀念 平房 四合院 散步 邻居 寂寞 单身 回忆
住在外面
人们大多愿意住在自己的家里,不喜欢住在外面,因为住在家里总是方
便得多,舒服得多,也安全得多。中国人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但人们会因为不同的原因不得不住在外面,出差、旅游、看病、被妻子赶出
家门,各种情况都有。
在中国,提供住宿服务的地方,一般都叫旅馆,不过旅馆和旅馆之间还
是有差别的。住在便宜的地方,人们说“住店”,住在普通的地方,人们
说“住旅馆”,住在高级的地方,人们说“住饭店”、“住酒店,,或者“住宾
馆”。这些高级饭店,按照外国的做法,又分成不同的星级。其实,假如住
的时间不长的话,很难发现这些高级饭店有什么区别。在中国,很多城市里
高、漂亮的建筑就是高级饭店。
住在外面不一定就是住在旅馆里,很多人喜欢住在亲戚或朋友的家
里。城市里的人,特别是中年、老年人,随时都准备接待那些来自农村
的亲戚。这些亲戚认为,如果城里有亲戚,把钱交给旅馆既很愚蠢,也
很没面子。
房子
中国传统的住房很简单,普通人不住楼房,也不住宽大的房子。现在看到
的老楼房或者很高大的房子,都是有钱人留下来的。有些老房子已经保存了几
百年,仍然很结实,很漂亮,每个部分都是艺术品...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礼仪 关键词: 2:核心 身份 行为 遗憾 场合 直接 宴会 统一 夹菜 礼貌 准确 3:礼仪 相应 职务 规范 原则 5:邦 完备 繁琐 儒家 皇帝 强调 消失 随处可见 叉子 咀嚼 非典型肺炎 恢复 谦让 温暖 冷淡 争吵 让座 泡 劝 礼尚往来 谦虚 虚伪
礼仪之邦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礼仪完备,每件事情都有相应的礼
仪,人们做事很讲究礼仪。不过,这是说古代的事,现在的情况已经有很大不同。
中国古代礼仪确实完备,有些礼仪完备到了繁琐的地步。在儒家十三本
重要的书中,有三本是专门讲礼仪的。这些礼仪的核心内容是告诉人们,不
同的身份,不同的职务,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说,基本
上都是职务行为规范。这些礼仪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下级尊重上级的文化,包
括对皇帝、对不同的神的尊重。
从民国开始,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传统的礼仪基本上都被取消了,
一些新的礼仪产生了。这些礼仪除保留一部分表示尊重的礼仪外,更强调人
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遗憾的是,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原
有的礼仪基本上都消失了。
礼仪的西化
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越是在正式的场合,欧洲式的礼仪就
越多。在会见的时候,在宴会上,在商务谈判中,随处可见的都是欧洲的礼
仪,连基本的问候语“早上好”、“晚上好’’都是外语的直接翻译。所以,外国人在中国不用担心不懂礼仪。
在中国的学校里,所开设的礼仪课程都是讲西方的礼仪,甚至包括怎么用叉子,怎么咀嚼食物,讲的内容非常细。有些老师也想讲中国礼仪,但是一个是不知道讲什么,一个是没人听。孩子们从小就不清楚什么是中国礼仪。
200...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节日 关键词: 1:取消 2:规定 保留 热闹 认可 赠送 允许 危机 鼓励 幅度 3:纺织 5:民族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阴历 正月 初一 腊月 除夕 团聚 鞭炮 拜年 圣诞节 情人节 心意 来源于 神话 故事 可怜 嫁 牛郎 只顾 偷听 乞巧 爆发 闲暇 支配 追求 可惜
传统节日
中国的节日分两种,一种是现代节日,一种是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就是新
中国建立后政府规定的节日,比如说儿童节、妇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数
量不多。传统节日非常多,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而且每个民族、每个地方的
节日都很丰富。有些传统节日被保留下来,成为全国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其他民间节日,由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习惯过节。
传统节日中重要的节日是阴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人们把过春节叫过
年。春节放假时间长,也热闹。春节从阴历腊月三十日晚——“除夕,,
开始,到正月初五结束。这段时间,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春节进行。除
夕夜,每个人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看电视台的
春节晚会。初一早上,人们换上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里拜年。大家见面的
时候,第一句话一定是“过年好!”或者“给您拜年!”
情人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外国文化的进入,一些外国节日也开始进入中国。
很多年轻人,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喜欢过洋节,其中喜欢圣诞节和情人节。
后来,有人说中国也有情人节,节日的名字叫“七夕”,时间是阴历的七月七日。这个说法得到了民间认可,每年七夕,相爱的男女就互相赠送礼物,
表达心蒽。
其实,七夕和情人节没什么关系,它来源于一个神话故事。天帝小的
女儿是个织女,住在银... -
功能:生活类/文化/1礼节、习俗 标题:饮食 关键词: 1:酸 馒头 口味 快餐 广告 2:饮食 习惯 海鲜 辣 差别 面食 清淡 采用 讲究 健康 说服 有效 3:菜系 5:偏 油腻 汤圆 米粉 年糕 清代 尝试 鲁 闽 浙 徽 随时 典型 山珍 盒饭 麦当劳 肯德基 比萨饼 必要 报道
饮食习惯
每个国家,甚至是每个国家中的每个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都不太一样。
饮食习惯不同的原因是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例如,
同是东亚国家,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都是大海,日本菜就以海鲜为主。韩
国是个半岛国家,韩国人以米饭为主食,喜欢吃牛肉、鸡肉,也喜欢吃海鲜,
喜欢酸辣的味道。
中国地方很大,饮食习惯差别也很大。北方人喜欢吃各种面食,比如饺
子、包子、馒头、面条等,做菜的口味比较重,偏油腻;南方人喜欢吃米饭,
也喜欢吃用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比如汤圆、米粉、年糕等,做菜的口味比较
轻,偏清淡。有人说中国各地方做菜的特点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这种说法有道理,但不全对。中国西南和西北几个省的人都喜欢吃辣的,南
方的湖南、湖北省人也很喜欢吃辣的。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不断扩大,中国人的饮食习
惯也在不断改变。人们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同时,更加重视饮食的营养和安全,
也开始尝试其他国家的饮食。日本菜、韩国菜、印度菜、西餐等等,都慢慢
走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八大菜系
中国各个地方做菜的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人们根据这些特点把它们分
成不同的菜系。清代的时候,中国菜分为北京菜、江苏菜和广东菜。到民国
... -
功能:生活类/文化/2商业道德 标题:商业道德 关键词: 1:商业 要求 2:行为 诚实 道德 3:规范 货真价实 准则 4:价实量足 合义取利
商业道德,是指工人的道德规范在具体商业情景和商业活动中的应用。职业道德的一种。商业道德从分析商业的本质、商务活动的前期行为入手,为人们提供了判断商务活动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商业... -
功能:生活类/文化/2商业道德 标题:商业道德的内容 关键词: 1:商业 要求 2:行为 诚实 道德 3:规范 货真价实 准则 4:价实量足 合义取利
商业道德,是指工人的道德规范在具体商业情景和商业活动中的应用。职业道德的一种。商业道德从分析商业的本质、商务活动的前期行为入手,为人们提供了判断商务活动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商业道德... -
功能:生活类/文化/2商业道德 标题:当代中国的商业道德 关键词: 1:商业 2:行为 经营 道德 3:规范
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无一例外地经受着价值规律和商业道德这两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和驱使。价值规律这只无形之手对于市场经济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共认,而商业道德为何也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商品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发展的今天,商业经... -
功能:生活类/文化/2商业道德 标题:商业行为和道德准则 关键词: 1:要求 商业 2:行为 遵守 利益 诚实 违反 责任 法律 道德 3:规范 准则 承担
本商业行为和道德准则(下称“准则”)包含ChinaCach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下称“公司”)从事商业行为应当遵守的一般准则。该准则符合高标准的商业道德要求,并意图成为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6条及其相应规则所规范的“道德准则”。若本准则要求的标准高于商业实践及适用法律要求的标准,我们将遵守该... -
功能:生活类/文化/2商业道德 标题: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1:商业 2:道德 利益 经营 遵守 责任 行为 维护 员工 法律 3:承担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企业相关利益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责任和义务,表观为在做出经营决策时,考虑道德价值,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人民、社区和环境。具体人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很丰富的内涵,如:办好自己的企业,确保可持续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让员工有工可做,有钱可挣,生活得到保障;照章纳税,为国家多创效益;确保产品质量,给客户安全;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这些是企业基本的商业道德。只有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有清楚的了解,然后才会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行为来履行企业本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企业主动承担合理的社会责任,不仅不会有损于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