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网页话题分类语料库
中医网站的网页,清洗建库后1200个文本文件,共8大类,127二级小类,29个三级类,约100万字。
共1115条
-
话题:疾病/疾病自测 标题:老年斑的自我诊断_疾病自测_中医中药网
老年斑表现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或斑片,黑色或褐色,逐渐增大,形成边界较清的隆起斑块。
老年斑表现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或斑片,黑色或褐色,逐渐增大,形成边界较清的隆起斑块。表面呈乳头瘤样增生,外形对称较规则,可有毛囊角栓,除了面部外,手背、小腿、足背、躯干上也常可见,俗称“寿斑、老年斑”;医学上称之为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脂溢性抚、老年疣等。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 发生... -
话题:疾病/疾病自测 标题:带状疱疹的自我诊断_疾病自测_中医中药网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发于身体单侧,呈带状排列,痛如火烧的急性疱疹性疾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发于身体单侧,呈带状排列,痛如火烧的急性疱疹性疾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 “缠腰火丹” 。皮损表现为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群集性水疱,疱内容物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自觉疼痛,有时疼痛剧烈难忍,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也可见于儿童。 发病部位:皮疹单侧分布,沿周围神经支配的皮肤节段呈带状分布。好发于胸部、腰肋及头面部。 皮损特征: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群集性水疱,疱群间可有正常皮肤,有的水疱中央可有脐窝。疱内容物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水疱彼此融合,可发生坏死溃疡。 自觉症状:自觉疼痛,有时疼痛剧烈难忍,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疼痛可发生在... -
话题:疾病/疾病自测 标题:黄褐斑的自我诊断_疾病自测_中医中药网
黄褐色斑可发生在面部任何部位,多以鼻部为中心对称分布在两侧面颊部,状似蝴蝶,又有“蝴蝶斑”之称。中医称之为黛黑斑。
黄褐色斑可发生在面部任何部位,多以鼻部为中心对称分布在两侧面颊部,状似蝴蝶,又有“蝴蝶斑”之称。中医称之为黛黑斑。 发生部位:主要见于颜面的额、颧...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糖友易发足溃疡 五大方法来预防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初期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临床多表现为肢端皮肤发冷、麻木、刺痛、灼热,或者皮肤感觉迟钝、感觉丧失等。
常年有高脂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李先生,8年前被诊断为II型糖尿病。然而,他并没有重视,既不注意监测血糖,降糖药也总是有一顿没一顿。日前,气温骤降,李先生买了点中药,在家备了一盆滚烫的“药汤”泡起脚来。不料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两只脚的脚趾、脚踝出现了很多水泡。心大的李先生自己拿针将水泡挑破了,还拿“中草药”外敷了一阵儿。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李先生的双脚多处逐渐出现皮肤溃烂,发黑,甚至有的地方趾骨都露出来了。意识到不对劲的李先生这才求医。 足溃疡初期易忽视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泡个脚,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专家指出,这是因为糖尿病足部溃疡,是一种糖尿病常见的、也是远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初期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临床多表现为肢端皮肤发冷、麻木、刺痛、灼热,或者皮肤感觉迟钝、感觉丧失等。严重一点的,皮肤会有开放性病灶,表现为水疱、冻伤、烫伤等皮肤浅表性溃疡等。一旦没有及时干预,晚期很可能会出现感染、坏疽,导致截肢,甚至致命。 四大高危因素引发足溃疡 专家指出,有四大高危因素会引发糖尿病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们应该警惕: 1.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偏高,血管内皮逐渐破坏,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速度下降,容易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造成足部缺血、缺氧,终在轻微损伤下形成难以自愈的足部溃疡。 2.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患者肢端感觉迟钝,对外界的感知力下降,容易导致烫伤、烧伤、挤压伤。此外,神经病变削弱了周围神经营养作用,使得肢端肌肉萎缩,足部发生微小变形,运动时足部压力分布不均匀...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卒中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很重要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专家表示,在卒中急性期如果无法保持大便通畅,或可引起出血性中风。
专家表示,在卒中急性期如果无法保持大便通畅,或可引起出血性中风。那么,卒中急性期该如何保持大便通畅呢? 排便障碍是脑卒中的并发症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专家表示,排便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若卒中患者发生排便困难,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升高,继而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脑出血或出现新的梗死,导致不可逆损伤。 究其原因,专家表示,卒中患者发病后长期卧床,需要在床上解决大小便,对床上排便有顾虑,心理上不太能接受自己在床上大小便。其次,正常人采用蹲式或坐式排便,利用重力和增强腹内压排便,而卒中卧床患者在床上只能使用便盆排便,所需的腹内压不足或对床上排便不习惯等导致排便反射抑制。如果排便反射经常受到抑制,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久而久之易发生便秘。 卒中后更应做好康复治疗 当前对卒中后便秘的主要治疗方法仍然采用慢性便秘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应用泻药及灌肠较为普遍,然而单纯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如心血管影响、肝毒性反应、结肠黑变、肠道神经系统损伤等。专家表示,康复治疗还要做心理认知康复、运动治疗,电...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在家测血压 怎样才更精准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一般来说,测血压的时间为早上、晚上、服药前以及吃饭前。早上测血压,应该在起床后1小时排完大便1~2分钟后再进行,在晚上,可以睡之前1~2分钟进行血压测量。
为了方便测量与监控,很多患者家属帮都会帮患者购买家用的血压测量器,测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般来说,测血...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低温天气为啥会增加心肌梗死风险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专家介绍因寒冷与心血管事件密不可分,故寒冷地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所致的心血管事件,在冬季表现得更为严重。
近,瑞典科学家发表在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跨度长达16年的队列研究数据分析显示:恶劣天气,尤其是低温,与心肌梗死风险升高关系密切;而低气压、较高的风速和较短的日照时间也是独立的心肌梗死诱因。 此项研究纳入1998~2013年间280873例因心梗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患者,其中92044例被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74029例(97.6%)病人有天气数据记录,被纳入终研究人群。分析发现,较低的气温和气压、较高的风速和较短的日照时间与心梗发生率增加相关,而气温与心梗的关联为紧密,即气温每升高1个标准差(7.4℃),心梗风险则降低2.8%。 寒冷地区心梗发病率居高不下 那么,寒带地区频发温度骤变的原因是什么?寒冷时节的低气温和冷锋过境为何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对于心梗高危人群,在遭遇极端天气时应如何自我保护? “瑞典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低温、寒潮、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极易使心梗发病率迅猛上升。”专家介绍,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北欧、北美等国家,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也很常见。以哈尔滨市为例,作为我国北部的寒地特大中心城市及世界三大冰城之一,地处北纬45度的冰城哈尔滨一年之中有5个月是冰封期。每年深冬气温在零下19℃以下时,本埠死亡人数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增多,尤其是冠心病人受寒冷刺激的冲击大。临床中,由严寒加重的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疾病在黑龙江省已相当普遍。 在分析寒冷地区频发温度骤变的成因时,专家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广,跨越了多个气候带;东西经度大,各地距大海远近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自然有明显差异;且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气候变化多端,如青藏高原海拔极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受太阳斜射,白昼时间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和热度远较南方为少,致使南北气温非常悬殊。同时,北方寒地极易受到西伯利亚方向刮来的冬季风及寒潮侵袭,以及突发降雨、降雪、冷锋过境的恶劣天气,常常因气温骤降而致身体极度不适,乃至频频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 诱发急性心梗的原因到底何在 专家补充说,因寒冷与心血管事件密不可分,故寒冷地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所致的心血管事件,在冬季表现得更为严重。研究表明,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冠脉事件发生率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面瘫并非中风的前兆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面瘫多是由于面神经感染所致,特别在寒冷的冬季,更是面瘫的高发时节。他冬天天气寒冷,一旦受寒,体温降低,人的免疫力马上随之降低,这个时候,那些潜伏的病毒就开始伺机而动,感染导致面神经炎症水肿,损害了面部神经,由此引起面瘫。
北京市民常大爷外出时,吹了风着了凉,导致面部僵硬,口眼歪斜。近,像他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每天都会接收几例。 一觉醒来口眼歪斜 前两天,退休不久的常大爷与几个好友朋友相约,去游玩。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过去了,直到天色渐晚,众人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常大爷当时就觉得脸上有些刺痛麻木,耳后还伴随轻微疼痛,以为风吹所致,也就没太在意。第二天早晨起床洗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嘴向右歪斜,刷牙的时候还嘴角漏水,右眼也不能完全闭合,这才慌了神,赶紧到医院就诊。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燕接诊后,为他做了详细检查后,诊断其患上了“面神经炎”,又称“面瘫”。建议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在减轻面神经水肿,营养神经的同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以及针灸治疗。 面瘫不是中风的前兆 据李燕介绍,面瘫多是由于面神经感染所致,特别在寒冷的冬季,更是面瘫的高发时节。他分析说,冬天天气寒冷,一旦受寒,体温降低,人的免疫力...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老人冬季谨防吸入性肺炎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老人生理功能减退,咀嚼能力下降,这也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因此吃东西吞咽时一定要注意,尤其不要噎着。
吸入性肺炎又叫吸入综合征,俗称“噎食”。 据统计,因肺炎而死亡的人群中96%是65岁以上老人,其中70%由吸入性肺炎引起,是老人常见的肺部感染和重要死亡原因,因此,加强对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对老人极为重要。 老...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鞋底磨损“连着”健康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专家介绍说,穿鞋的磨损程度是与走路姿势及习惯有关,如走路强度过大,脚掌外侧磨损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足底筋膜炎。
家在福州的退休老人常奶奶每天习惯到小区周边绿地散步,近换了新鞋,走路时间久了会感觉脚痛,而且鞋底的外侧磨损明显。看到网络上有传言称,脊椎有问题的人爱磨鞋底,让赵奶奶揪心不已。 “鞋底的磨损程度反映走路方式和负重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健康状况,但单纯以鞋底磨损来判断骨骼健康不够科学。”专家介绍说,穿鞋的磨损程度是与走路姿势及习惯有关,如走路强度过大,脚掌外侧磨损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足底筋膜炎。 前脚掌的磨损大多数情况是正常的。脚掌内侧磨损过多,可能有膝胫痛、内侧腿足疼痛、足底筋膜炎等。鞋底外侧磨损较多,说明受力集中于足弓的外侧缘,磨损严重可能有小腿胫骨内翻。鞋底内侧磨损较多,压力集中在足弓的内侧缘,有形成X型腿的风险。两边磨损差异大可能是长短腿,由于两条腿的长度差异,造成两边受力不同。 正常... -
话题:疾病/疾病防治 标题:关爱老年人听力健康_疾病防治_中医中药网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人多脾阳不足,肝肾亏损,耳窍失于濡养,发为耳聋。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开始出现双耳对称、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医学上称为老年性耳聋。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出现,女性则稍晚。专家指出,老年人常年耳鸣并未予以干预,长此以往导致耳蜗供血供养不足,便形成老年性耳聋。早期的老年性耳聋隐匿程度较高而容易被忽视,大多呈渐进性发展,会慢慢觉得周围人说话声在渐渐变小。因此针对老年性耳聋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专家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人多脾阳不足,肝肾亏损,耳窍失于濡养,发为耳聋。临诊多从脾肾论治,可由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续断、菟丝子、葛根、钩藤、磁石、远志、丹参、路路通和石菖蒲等组方用药。 对于防治老年性耳聋,专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明确病因 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因素可分成两大类:一是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全身因素(情绪紧张,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另一类是外在因素,如环... -
话题:疾病/白癜风偏方秘方 标题:白癜风单方验方_白癜风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复方马齿苋搽剂(外用)组成:马齿苋20克(鲜品加倍),红糖10克,醋70毫升。用法:上三味煮沸后过滤,避光保存。每日蘸少许滤液涂患部1~2次。
①复方马齿苋搽剂(外用) 组成:马齿苋20克(鲜品加倍),红糖10克,醋70毫升。 用法:上三味煮沸后过滤,避光保存。每日蘸少许滤液涂患部1~2次。 疗效:用本方共治疗125例,临床痊愈57例,好转5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2%。 ②制斑注射液 组成:补骨脂2O00克,白蒺藜50O克。 用法:上药制成... -
话题:疾病/白癜风偏方秘方 标题:白癜风验方_白癜风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芍、女贞子、墨旱莲、制何首乌、生地、丹参各30克,白芷、牡丹皮各15克,紫草、川芎、白蒺藜各12克。浓煎取汁500毫升,每日3次,饭前温服;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酌减。30天为1个疗程。
芍、女贞子、墨旱莲、制何首乌、生地、丹参各3... -
话题:疾病/白癜风偏方秘方 标题:藿香正气水治白癜风_白癜风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中医认为,白癜风系风湿二邪侵入毛孔,致气血瘀滞、毛窍闭塞而成,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疗。
中医认为,白癜风系风湿二邪侵入毛孔,致气血瘀滞、毛窍闭塞而成,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疗。... -
话题:疾病/皮炎湿疹偏方秘方 标题:治湿疹验方三则_皮炎湿疹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川黄连、蜂巢、凡士林。先将黄连、蜂巢研末,再将凡士林小火熔化,加入黄连、蜂巢末,搅拌成膏状,备用。用时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然后涂油膏。功效:散风祛湿。
配方一:川黄连、蜂巢、凡士林。先将黄连、蜂巢研末,再将凡士林小火熔化,加入黄连、蜂巢末,搅拌成膏状,备用。用时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然后涂... -
话题:疾病/皮炎湿疹偏方秘方 标题:甘草煮水湿敷治疗阴囊湿疹_皮炎湿疹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每天取甘草50g,加水1000ml后煮沸,再煮30分钟,去渣,留药汁,冷却后用无菌纱布浸泡,吸去药液、拧干、湿敷阴囊湿疹20~30分钟。
有的男性阴囊皮肤出现剧烈瘙痒、水肿、色素沉着、表皮干燥肥厚、结痂、脱屑等症状,这些可能是阴囊湿疹,和性病没什么关系。病因有可能是对某些化学物品、化纤制品过敏引起,例如洗衣粉、洗洁精、肥皂、清洁剂等。阴囊湿疹忌用手抓,越抓越难治愈,常用的办法就是选对药物,做好护理,以及保持阴囊的干燥。 每天取甘... -
话题:疾病/皮炎湿疹偏方秘方 标题:绿豆香油祛湿疹验方_皮炎湿疹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湿疹与湿热之邪停滞皮肤有关,治疗宜清热祛湿,用绿豆香油可有效防治湿疹。
湿疹与湿热之邪停滞皮肤有关,治疗宜清热祛湿,用绿豆香油可有效防治湿疹。 取绿豆粉(生绿豆研细粉末)10g,香油少许,调成稀糊状,涂于皮肤湿疹处,保持... -
话题:疾病/肛肠科偏方秘方 标题:脱肛内外验方_肛肠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中医认为:脱肛者皆因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所致,可用补益中气、提升下陷的中药内服、熏洗和外治。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外翻脱出肛门以外,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轻者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无法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纳);可伴有肛周皮肤湿疹、溃烂、瘙痒、腰骶及腹部坠胀酸痛等。多发于老年人和3岁以下的儿童。 中医认为:脱肛者皆因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所致,可用补益中气、提升下陷的中药内服、熏洗和外治。下面介绍几则常用验方,以供大家参考: 内服方 成人 ①熟附子、生地各10克,当归、炙黄芪各30克,升麻、柴胡各12克,西洋参6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②沙参、黄连各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枳壳、当归各6克,生地15克,厚朴、乌梅、白芍各9克。每日1剂,制法用法同前方。 ③黄芪、党参各15克,当归、白术、柴胡、升麻、炙甘草、樗树皮、陈皮、罂粟壳各10克。每日1剂,制法用法同前方。 小儿 ①黄芪、党参、赤石脂各6克,黄芩、黄连、升麻各4.5克,当归、柴胡、枳壳、白芷、陈皮、炙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 ②黄芪10克,党参、山药各7.5克,升麻、柴胡、煅牡蛎粉各5克,陈皮、当归各3克,白术、柯子各5克,炙甘草2克。每日1剂,制法用法同前方(注意:牡蛎粉不用煎,直接放入煎取的药液拌匀即可)。 ③黄芪10克,升麻5克,炒山药、沙参、乌梅克、白芍各8克,当归、枳壳、麦冬各6克。每日1剂,制法用法同前方。 熏洗方 成人 ①柴胡10... -
话题:疾病/肛肠科偏方秘方 标题:蛋黄油治肛裂_肛肠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每天大便后用温开水或10过锰酸钾溶液清洗肛门,然后用小棉签蘸上鸡蛋黄油少许,搽在肛裂部,1日1~2次。一般连用数次,疼痛能明显减轻,使用3~5天,肛裂可痊愈(血止、痛消)。
肛裂是肛管皮肤破裂,久不愈合形成裂口,患者表现以大便带血,肛门间歇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现介绍用蛋黄油外搽治肛裂有效的方法。
蛋黄油制取:把鸡蛋3~5个煮熟,将蛋黄取出放入锅中捣碎,用微火炒,开始会干,稍后开始出油,再炒至深褐色后将油倒入洁净的小瓶内,候冷备用。
用法:每天大便后用温开水或10过锰酸钾溶液清洗肛门,然后用小棉签蘸上鸡蛋黄油少许,搽在肛裂部,1日1~2次。一般连用数次,疼痛能明显减轻,使用3~5天,肛裂可痊愈(血止、痛消)。本方适用轻、中度肛裂患者。
肛裂可归为中医的“痔疮”范畴,其发病多属血热脏躁,或火... -
话题:疾病/肛肠科偏方秘方 标题:韭葱叶煎洗治痔疮简效方_肛肠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痔疮属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也较多。中医认为,痔疮多与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或气滞血瘀等有关。本文介绍韭菜葱叶煎洗疗痔疮的简效方。
痔疮属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也较多。中医认为,痔疮多与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或气滞血瘀等有关。下面介绍韭菜葱叶煎洗疗痔疮的简效方。
方法:鲜韭菜叶一大把(约300g),葱头2粒,加水3000ml煎,沸后再煮5分钟左右,倒入盆中,蹲坐盆上,用蒸气熏蒸(注意别烫着),待温度适宜时,再坐浴至水凉为止,1日熏洗2次。
韭菜是普通蔬菜,也是一味良药,主要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盗汗、遗尿、阳痿、遗精、噎隔、跌打损伤、吐血、鼻衄等证。《本草纲目》记载:韭菜“洗肠痔脱肛”,韭菜疗痔疮及肛周病确有根据。据报道,有人采用以上方法治疗肛周疾病56例(包括外痔、混合痔、肛裂、肛... -
话题:疾病/肝胆外科偏方秘方 标题:乙肝中药验方_肝胆外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黄疸、胁痛、肝大、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为主证。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黄疸、胁痛、肝大、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为主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呈散发或流行,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
1.茵陈30克,栀子6克,生大黄3克。热重加柴胡、黄芩各6克;恶心呕吐加砂仁、藿香各5克;腹胀加厚朴、枳壳各35克;食欲不振加焦三仙9克;尿黄加木通6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2.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便秘加大黄;腹痛加郁金、延胡索;呕吐加枳实;腹胀加枳壳、厚朴。儿童剂量酌减。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3.鲜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时,连服15日。
4.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将田基黄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加入赤小豆煮烂。代茶饮服,每日3次。
5.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 2次,连服2周。
6.青黛4克,白矾2克,朱砂4克... -
话题:疾病/肝胆外科偏方秘方 标题:肝硬化验方_肝胆外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各种肝病不断发展的结果。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各种肝病不断发展的结果,肝硬化早期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和乏力,可伴腹胀,厌油、恶心、大便稀溏和上腹隐痛等,呈间歇性发作;后期临床表现为消瘦、面色灰暗或发黑、水肿、腹胀更加突出、腹泻、有出血倾向、肝掌和蜘蛛痣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脾肿大、腹水等。
1.西洋参、鸡内金、三七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吞服3克,每日1次。
2.鲜马齿苋绞汁,每日约30毫升,分2次,开水冲服。
3.老母鸡及黄芪、蜂蜜、老醋各适量,用沙锅炖服。
4.鳝鱼250克、大蒜头1个、酒1杯,共煮熟食,治肝硬化腹胀。
5.鲤鱼1条,巴豆4粒。鱼去五脏鳞甲,将巴豆放人鱼腹煮熟(不加盐和香料)后去巴豆。食鱼饮汤,每日1次。连服数日,治肝硬化腹胀。
6.甘遂、大黄、陈皮、槟榔、牵牛子、牙皂各等份,... -
话题:疾病/肝胆外科偏方秘方 标题:胆囊炎验方_肝胆外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冰片1克,生大黄6克,制乳香2克,芒硝6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麻油少许,调成稠糊状,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1角钱硬币大小,外敷于左侧胁下的胆囊区疼痛部位,外贴胶布固定,敷8小时后揭去,每日1次。
... -
话题:疾病/雀斑偏方秘方 标题:通脉消斑汤_雀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通脉消斑汤主治:各种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及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等周围动脉硬化症等
组成 熟地15克,补骨脂15克,怀牛膝15克,姜半夏10克,制胆南星10克,川芎10克,田七10克,蜈蚣10克。
功效 益元活血,化痰通脉。
主治 各种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及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等周围动脉硬化症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肾阳以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为主要功用,这些功能使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肾阳虚,则津血运行减慢,津液不得输布、聚液成痰,血液不得运行,留而成瘀,似动脉内血液流动失常,致炎性细胞浸润、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肾阴以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等为主要功用,肾阴通过三焦到达全身,促进津液分泌及血液生成,津血有滋润和濡养作用,肾阴亏虚,则津枯血少,化痰成瘀,滋润和濡养作用失常,似血管内皮损伤后,炎性细胞浸润、脂质沉积,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肾之阴阳亏虚,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 -
话题:疾病/雀斑偏方秘方 标题:鲜姜泡酒精治雀斑验方_雀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中医认为,雀斑多因先天肾水不足、阴虚火炎、日晒,热毒内蕴所致。采用鲜姜泡酒精治之,效果满意。
雀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细胞功能亢进性淡褐色米粒大小的斑点皮肤病。常见于脸、脖子、手臂等部位,虽无痛痒,但影响美观。中医认为,多因先天肾水不足、阴虚火炎、日晒,热毒内蕴所致。采用鲜姜泡酒精治之,效果满意。 取鲜姜50克,切片,加入500毫升浓度为50%的酒精,浸泡15天后,每天早、中、晚洗净脸后,将此溶液涂于患处,半小时后洗掉。一般半月即可见效,一个月左右... -
话题:疾病/雀斑偏方秘方 标题:黄连消斑汤秘方_雀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黄连消斑汤主治:过敏性紫癜(腹型),属寒热错杂血瘀证,症见皮肤紫斑,形状大小不一,胃脘或脐腹疼痛,黑便或便血,舌红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滑。
组成 黄连10克,干姜5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15克,桂枝5克,党参20克,白芍2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大枣10枚,三七3克。
功能 寒热并用,化瘀消斑。
主治 过敏性紫癜(腹型),属寒热错杂血瘀证,症见皮肤紫斑,形状大小不一,胃脘或脐腹疼痛,黑便或便血,舌红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滑。
用法 1日1,水煎分3次服,夜间可酌加一次。忌食辛辣、寒凉,易过敏食物。
方解 本方以黄连、干姜为主药,清上热温下寒,寒热并用,清半夏、白芍、桂枝、延胡索、川楝子、三七降逆,化瘀消斑为臣,佐党参、... -
话题:疾病/骨症偏方秘方 标题:类风湿性关节炎单方验方_骨症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雷公藤煎组成:雷公藤根(去皮之木质部分)15克。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置瓦锅内,用文火煎煮2小时,煎成200毫升,滤出药液,再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前后二汁混合为1日量,分2次服,7日为一疗程,停3~4天继续治疗。
①雷公藤煎 组成:雷公藤根(去皮之木质部分)1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置瓦锅内,用文火煎煮2小时,煎成200毫升,滤出药液,再加水400... -
话题:疾病/骨症偏方秘方 标题:足跟疼痛小验方_骨症偏方秘方_中华中医网
足跟疼痛从外表上看,一般没有什么异常表现,足跟周围也不红不肿,但在患者足跟中央轻轻一按,就会感到钻心般疼痛。
足跟疼痛从外表上看,一般没有什么异常表现,足跟周围也不红不肿,但在患者足跟中央轻轻一按,就会感到钻心般疼痛。 验方一:取一个热水袋,装八成满的开水,放在地上(如怕热水凉得快,好垫块布),在热水袋上放一块2厘米厚,10厘米长、10厘米宽的海绵,在海绵上倒上老陈醋,以不流出为度,然后把病足疼痛部位放在海绵上蒸。每天1~2次,每次热敷30分钟左右。 验方二:取没食子40克,皂角20克,共研... -
话题:疾病/骨症偏方秘方 标题:骨质增生症单方验方_骨症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治骨酊组成:四方木皮500克,战骨500克,红花100克。
治骨酊 组成:四方木皮500克,战骨500克,红花100克。 用法:以60%~70%乙醇3000毫升浸泡15天即可,去渣过滤备用。视病变大小,采用10~20厘米见... -
话题:疾病/黄褐斑偏方秘方 标题:阳虚黄褐斑验方_黄褐斑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制附片9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仙茅6克,冬瓜仁30克,生薏仁30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补阳祛斑。主肾阳不足。
处方:制附片9克,淫羊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