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网页话题分类语料库
中医网站的网页,清洗建库后1200个文本文件,共8大类,127二级小类,29个三级类,约100万字。
共1115条
-
话题:疾病/中医食疗 标题:老人选用药膳七大原则五大误区_中医食疗_中医中药网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脏腑功能日渐低下,气血阴阳不足,机体功能紊乱,而药膳的作用恰好表现在调理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在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可见在老年人的保健中,饮食调理比吃药更重要。因此,如何使“食”具药性,“药”具食味,不仅有药物的防病治病作用,还兼具中国美食色、香、味、形的特点,这便是药膳要达到的目的。 虽说药膳会使药性变得温和,更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但要更好地享用药膳,还需要充分了解它才行。 如果要下一个定义,药膳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原则,并运用营养学、营养卫生学和烹饪学等相关知识,使药物更有效地与食物结合,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康复、延长寿命目的的食物。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辩证关系。饮食调养一为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二为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以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药膳也包括食疗内容。 药膳按其工艺来分,有药膳菜肴、点心、小吃、糖果、蜜饯等;米面食疗食品有糕、饼、馒头、包子、馄饨、汤圆、面条、粥等多种类型;饮料类有汤、饮、酒、浆、乳、茶、露、汁等。加工方法分为炙、蒸、煎、烩、炒、烧、煮、腌等多种烹调法。 学做药膳好处多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脏腑功能日渐低下,气血阴阳不足,机体功能紊乱,而药膳的作用恰好表现在调理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药膳所用药物药性平和,无明显偏颇,所以药膳在养生保健、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而且,老年人容易被外邪所侵而发病,容易产生瘀血、痰饮等,以药膳为辅治疗疾病,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强调,医生当在洞察病情后,先试用食疗,食疗不奏效的再考虑用药。此外,药膳融入了东方医学的特色,富有饮食文化的艺术内涵。老人们闲来学做几手能滋补强身的家庭药膳,既可养生祛病,又可以给晚年生活增添几分色彩。若能与老友们切磋技艺,共同提高,不但丰富了文化生活,还弘扬了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 药膳虽好,食用时却也不能毫无讲究,下面笔者就来说说它的基本原则,建议大家仔细看看。 老人选用药膳七原则 辨证施膳。是指根据自身的不适感觉或临床症状,明确疾病的证候之后,确立治则与治法,再选择相宜的药膳,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比如北京的特色糕点——茯苓夹饼,就是一道药膳,适合于体虚乏力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 ( 气虚 )者;而同样是体虚乏力,中医辨证属阴虚、阳虚、血虚者则均不适宜。可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施膳则是辨证论治理论在药膳中的具体运用。 要时时保护胃气。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协同作用。老年人之所以饮食量减少,正是因为脾胃功能逐渐减弱所致。在老年人运用药膳食疗的过程中,要做到时时养护胃气,在膳食中可酌加具有消导、温中、理气、芳香化浊作用的药物。如《饮膳正要》所记载的食疗方,几乎普遍用草果、生姜、荜拨、良姜、莱菔一类药物,显然是立足于增进食欲,提高运化功能。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即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施膳,如体质肥胖的老年人,中医学认为多属痰湿体质,宜多食健脾化痰祛湿之品;体质瘦弱之人,多阴虚内热,宜多食滋阴清热之品等。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施膳,如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宜多食发散、温阳散寒之品;东南地区气候炎热,宜多食甘凉柔润之品。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施膳,如春季宜食发散助阳之品,夏季宜食清热之品,长夏宜食健脾祛湿之品,秋季宜食润燥之品,冬季宜食散寒之品。 老人宜糜粥调养。药膳的剂型种类很多,如汤... -
话题:疾病/中医食疗 标题:常见中药小零食_中医食疗_中医中药网
杏仁茶为老北京特色小吃之一,以甜杏仁粉加上花生碎、芝麻等熬制而成。能帮助肌肤抗氧化,防止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是美容佳品。
杏仁茶 老北京特色小吃之一,以甜杏仁粉加上花生碎、芝麻等熬制而成。能帮助肌肤抗氧化,防止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是美容佳品;而且长期吸烟的人群也很适合。因为甜杏仁入肺经,能滋肺润燥,止咳平喘,对肺虚久咳、干咳无痰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杏仁茶味甘滋腻,不适宜咳嗽痰多者。同时,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甜杏仁还有很好的润肠功效,尤其适用于体虚肠燥便秘的老年人,久泄便溏者不宜多食。 酸梅汤 传统的酸梅汤由乌梅、山楂、甘草、冰糖等熬制而成,有很好的开胃消积功效;而且,酸梅汤属于碱性食品,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中医认为酸味入肝,能补肝阴,平肝火;故酸梅汤尤适合肝火旺的人群服用。但有病邪在表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大忌酸收,食之对身体不利。且酸梅汤可升高胃酸浓度,故不适合消化性溃疡、胃酸过多的患者,儿童胃黏膜娇嫩,也不宜长期大量饮用。 凉茶 市面上凉茶品牌虽多,但主要成分多是菊花、金银花、甘草、夏枯草等,确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实证之火,如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但阴... -
话题:疾病/中医食疗 标题:药膳发展要坚持“精”“诚”_中医食疗_中医中药网
药膳为中华民族奠定了“药食同源”的保健基础,具有预防与治疗意义;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发挥药膳作用,让更多人受益?药膳未来发展要坚持“精”与“诚”。
药膳为中华民族奠定了“药食同源”的保健基础,具有预防与治疗意义。药膳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源远流长,护佑人类健康繁衍。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发挥药膳作用,让更多人受益?药膳未来发展要坚持“精”与“诚”。 唐代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提出“大医精诚”,精者,是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者,是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不能“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精”“诚”既是医者之道,也是药膳之道。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大众对中医养身文化的认同与需要,药膳有了更广阔的作为,药膳工作人员做到“精”与“诚,药膳未来发展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 药膳之“精”。药膳从业人员要精通相关药膳的烹饪原理与技法,将药膳按美食美味的要求来设计制作,让包括老、弱、妇、孺等在内的所有大众群体接受并喜爱,这是药膳推广普及...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民间常用四十九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验方不是古代医书上的流传方,而是没经过论证,但是临床却有疗效治疗疾病的方子。
1、百物中毒有解法
甘草1两,绿豆2两,水煎服。可解百物中毒。
2、清除雀斑法
白茄子切片擦患处,数天后自会消失。
3、立止鼻出血法
棕绳子一根,拴食指中节,左鼻出血拴左手,右鼻出血拴右手,拴后立止。
4、治咽炎不用药法
取适量茶叶用纱布包好,放入茶杯用沸水泡出茶汁比饮的茶汁稍浓),再加蜂蜜适量搅匀。每隔半小时用此茶漱喉并咽下,当日有效,二日痊愈。
5、治痢疾不用药
食醋3两,将其烧滚,一次喝下,喝三次即除。
6、妇女痛经简易疗法
于经前1、2天,将中药"七厘散"粉末3克,撒于肚脐下三指处的关元穴,然后将"香挂活血膏"贴于药上,经痛即止。(注:孕妇禁用)
7、清除口臭法
鲜芦根8钱,冰糖适量煮汁服,一日分三次服下,可清除口臭。
8、皮肤变白净细腻法
常用冬瓜瓤煮水洗脸、擦澡,可使皮肤变得白净细腻。
9、防止晕车法
切一片鲜姜片,在临上车时贴在肚脐上,用伤湿膏或医用胶布固定好,到达目的地后丢掉。这种办法屡经试验效果很好
10、牙齿变白法 用干净的细布蘸上苏打粉擦牙齿,可使牙齿变得洁白。
11、落枕的简易疗法
用毛巾浸热水柠干后,敷患处,反复几次即愈。
12、通大便干结妙法
番茄汁5克,用开水泡两次当茶喝,约4小时可排出大便。如便秘特严重和顽固,可用生川军12克,火麻仁10克,郁李仁10克,煎汤分两次服,4小时即可排便。
13、鱼刺卡喉自化法
抓一只鸭,提起鸭腿,使鸭头朝下,从鸭嘴里流出涎液(粘水),将鸭液滴入喉里,鱼刺自化...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罗裙带治带状疱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摘取新鲜罗裙带叶片,醋煮开,烫软后围绕腰间长疱疹处,贴1~2个小时,疱疹渐渐收缩,使用数次可痊愈。
摘取新鲜罗裙带(为石蒜科植物文...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臭蒲根治皮肤瘙痒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臭蒲根别名白菖,为天南星植物白菖蒲的根茎,能清热燥湿解毒。
臭蒲根别名白菖,为天南星植物白菖蒲的根茎,能清热燥湿解毒。 制作方法:取臭蒲根200g,鲜...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生姜治老年尿频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健胃暖腹、御寒、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对于老年人因肾虚所致的尿频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生姜150g,红枣100g,白糖适量。将生姜去皮洗净,加水500mL,与红枣一起煎煮10~15...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大葱叶治烫伤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遇到开水、火或油的烫伤,即掐一段洗净的绿色葱叶,劈开成片状,将有黏液的一面贴在烫伤处,烫伤面积大的,可多贴几片,并轻轻包扎,即可止痛,又防止起水泡。
遇到开水、火或油的烫伤,即掐一段洗净的绿色葱叶,劈开成片状,将有黏液的一面贴在烫...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甘草泡酒精治手足皲裂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甘草50g,95%酒精150ml,甘油150ml。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3~5次/日,治手足皲裂效果好。
甘草50g,9...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罗汉果治病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罗汉果1个,清洗干净后切成片,放入沙锅内,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待冷却后频频饮服;可治疗治喉痛失音。
治喉痛失音:罗汉果1个,清洗干净后切成片,放入沙锅内,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乌蔹莓治病验方五则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乌蔹莓又名乌蔹草、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母猪藤等,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带状疱疹、湿热痢疾、急性乳腺炎等多种病症。
乌蔹莓又名乌蔹草、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母猪藤等,为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其味苦、酸,性寒,归心、肝、胃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带状疱疹、湿热痢疾、急性乳腺炎等多种病症。现介绍其治病验方5则如下。 1. 治咽喉肿痛方:乌蔹莓、金银花、野菊花各20克,连翘、牛蒡子、麦冬各10克,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2. 治湿热黄疸方:乌蔹...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苍耳治失音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苍耳味微苦,性平,有小毒。能清热解毒,祛风散寒,通窍活络,化滞止痛。
失音证见:咳嗽、声音嘶哑、咽痛、咯痰不畅、咽部潮红等。 方法:鲜苍耳根茎250g,食盐适量。将鲜苍耳根茎洗净,加水1000mL,煎沸20分钟即可,加食盐调味,每日1剂,代茶频饮。一般服用1剂后,语音嘶哑减轻...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中暑外治的妙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中暑,为夏日常见的急性热病,轻度中暑可采用一些方法自行缓解,若症状不见好转,反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度中暑,下面介绍一些中暑外治的妙方给大家。
中暑,为夏日常见的急性热病,轻度中暑可采用一些方法自行缓解,若症状不见好转,反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度中暑,下面介绍一些中暑外治的妙方给大家。
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加大椎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血数滴,片该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马鞭草外擦治寻常疣单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表面赘生物,属疣的一种,多发于青少年,常见于手、足、指(趾)和头面部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表面赘生物,属疣的一种,多发于青少年,常见于手、足、指(趾)和头面部。现介绍以马鞭草外擦治疣单方:
方法:鲜马鞭草一把,洗净捣汁装瓶备用。使用时用药汁直接涂搽疣体,每日2次,直至疣体萎缩脱落消失为止。也可用马鞭草(干品)50g,切碎用75%酒精适量浸泡7天后,过滤取汁备用,每日蘸药液涂擦2~3次,直至疣体萎缩脱落消失为止。
寻常疣俗称“刺瘊”,其特点是肤生赘疣,初如赤豆,状似花蕊,日久自落,故又名千日疮。现代治疣的常用方法有手术切除、冷冻、激光及外用药物治疗。寻常疣乃风热湿毒搏结于腠理筋脉,致使气血郁滞而赘生。使用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类中药熏洗或涂...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核桃生姜治虚寒咳嗽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取核桃3枚,生姜2片。用核桃仁夹住生姜片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5~10天为1个疗程。此法只适合咳嗽症状日轻夜重的患者。
秋冬季节,慢性支气管炎...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艾蒿熬水治风疹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艾蒿蘸艾蒿水反复擦风疹处,经过2~3次的擦洗,1~2天内即可解除风疹的病痛之苦。
取艾蒿2~3棵,切成10cm左右长段,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熬...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马齿苋治带状疱疹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中医认为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之功效。临床验证,用马齿苋内服并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有奇效,能缓解疼痛,促进痊愈。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皮肤红斑、水疱及局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鱼腥草水煎液外敷治单纯疱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鱼腥草对疱疹出现水泡破溃、疼痛等,具有良效。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药理实验证明,鱼腥草可抑制多种致病菌及病毒,还有镇痛、止血、抑制浆液分泌及促进组织再生作用。...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单味中药治瘙痒验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松香:性温,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炎等皮肤病。
松香:性温,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炎等皮肤病。研末撒于患处或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亦可。 蛇床子:性温,味辛、苦,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肛门瘙痒、女性阴痒、阴囊湿疹、滴虫性阴道炎等。可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地肤子:性寒,味辛、苦,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阴道瘙痒、湿疹及荨麻疹等。多煎汤熏洗。 花椒:又名川椒,性热味辛,有温通止... -
话题:疾病/中药偏方秘方 标题:柿蒂煮水治换季咳嗽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柿蒂味苦、性温,入胃经、肺经,有降逆、降气的作用,可治疗换季时咳嗽不止。
柿蒂味苦、性温,入胃经、肺经,有降逆、降气... -
话题:疾病/儿科口腔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小儿舌下囊肿验方_儿科口腔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小儿喜食辛辣肥甘厚味,日久热毒灼津成痰,日久血瘀,循经上行舌下,阻塞脉络形成囊肿。
所治患儿年龄3~5岁,病程3个月至一年。临床表现:舌下见1~2个囊肿,质软、边缘清楚微触痛。逐渐增大,妨碍言语、咀嚼,舌被囊肿挤歪斜。穿刺及手术后一段时间囊肿又起,舌苔白厚稍黄,舌质暗脉滑。
方药组成:金银花3克,夏枯草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3克,半夏6克,炒白芥子3克,紫背天葵3克,姜黄3克,陈皮3克,舌蛇草6克,山甲珠3克,山慈姑3克,土鳖虫3克,炙僵蚕3克,水蛭2克。上药研为细末,装胶囊吞服。每两日一剂,每日服3次,连服5剂为一疗程。
杨某,男5岁,2000年7月12日初诊。患儿舌下见1.5... -
话题:疾病/儿科口腔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治手足口病验方_儿科口腔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石膏菊花汤:生石膏30克,菊花2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地黄10克,大青叶10克,蝉衣10克,百部6克,甘草5克。
石膏菊花汤:生石膏30克,菊花2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地黄10克,大青叶10克,蝉衣10克,百部6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 清瘟败毒饮:板蓝根12克,射干3克,山豆根3克,蝉衣3克,薏苡仁5克,紫草5克,鱼腥草10克,葛根5克,黄芩5克,甘草3克。每... -
话题:疾病/儿科泌尿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小儿遗尿验方_儿科泌尿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时尿床,尿时不知者,称为遗尿。轻者数日1遗,重者每日1遗或数遗。
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时尿床,尿时不知者,称为遗尿。轻者数日1遗,重者每日1遗或数遗。如果3岁以下小儿尿床或者3岁以上小儿偶尔尿床1者次,属正常现象,不必治疗。
方一
处方 鸡肠子1副。
用法 将鸡肠子剪开,洗净粪便,放瓦... -
话题:疾病/儿科泌尿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猪脬缩泉汤治小儿遗尿_儿科泌尿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猪脬缩泉汤主治小儿遗尿。
组成: 黄芪10g,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药、益智仁各8 g,乌药、五味子、麻黄各3g(为7岁儿童量),以猪脬煮汤煎药。
功能:温肾健脾,补气固脬。
主治:小儿遗尿。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9)1.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至一夜尿床数次。2.年龄在3周岁以上。3.小便常规多无异常发现。4.X线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隐性脊椎裂。5、排除因蛲虫刺激所引起的遗尿。
用法:以猪脬煮汤煎药(每次猪脬煎煮20~30分钟,以适量汤液煎药。每剂药的头煎,必须待猪脬汤置冷后,将药浸透,先武火煎开,然后文火再煎30分钟左右。二煎可取热汤。每个猪脬可煎3剂药),每日1剂,煮煎 2次,共取药液约300ml,分2~4... -
话题:疾病/儿科泌尿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遗尿单方验方_儿科泌尿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益智仁煮蛋组成:益智仁、山药、乌梅、枸杞子各10克,鸡蛋2个。用法:加水500~1000毫升煎煮,待蛋煮熟后将蛋壳敲破,再文火煮至药液全干,弃药吃蛋1个,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
①益智仁煮蛋 组成:益智仁、山药、乌梅、枸杞子各10克,鸡蛋2个。 用法:加水500~1000毫升煎煮,待蛋煮熟后将蛋壳敲破,再文火煮至药液全干... -
话题:疾病/儿科皮肤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儿童痱子外洗验方_儿科皮肤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小儿痱子处方:苦参、白芷、白鲜皮各20克,用纱布包好,多加水,水煎10分钟,再加入薄荷20克,煎煮2分钟,待药液温凉后给小儿洗浴患病部位,并可轻轻按摩,洗浴完毕后,要立即擦干患儿,穿好衣物。
盛夏酷暑,一些小宝宝起了一身痱子,... -
话题:疾病/儿科皮肤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婴儿湿疹验方_儿科皮肤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外洗方:黄连10克,黄芩6克,黄柏6克,地丁5克,白鲜皮5克,甘草3克,上药煎水取汁,外擦患处。每日3次。
内服方:藿香15克,佩兰6克,白术6克,陈皮6克,山... -
话题:疾病/儿科皮肤疾病偏方秘方 标题:小儿急性淋巴结炎验方_儿科皮肤疾病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外敷法:乳香10克,没药12克,川芎15克,蟾酥2克,川黄连10克,冰片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蜂蜜调成软膏,贴敷于病灶中心处,每3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内服法: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浙贝母12克,元参、夏枯草各10克,牡蛎20克,瓜蒌10克,皂刺10克,柴胡6克,陈皮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外敷法:乳香10... -
话题:疾病/其他皮肤偏方秘方 标题:妙用果蔬预防冻疮_其他皮肤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冻疮预防应从冬初开始,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要提早保暖,可在皮肤上涂些护肤油,增加手脚的活动量来加速血液循环,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以增强这些部位的抗寒能力。
冻疮预防应从冬初开始,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要提早保暖,可在皮肤上涂些护肤油,增加手脚的活动量来加速血液循环,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以增强这些部位的抗寒能力。若已发生冻疮,不妨多按摩手脚以促进血液循环,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这样反复相互摩擦, 此外,还可以使用食物外敷法。
红辣椒
红辣椒10克,去籽切碎,放入60毫升白酒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生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或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此法对冻疮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去痒作用。
鲜生姜
鲜生姜60克,捣烂后加入... -
话题:疾病/其他皮肤偏方秘方 标题:芥末糊治脚裂验方_其他皮肤偏方秘方_中医中药网
用芥末糊治疗脚裂;效果不错。
某女,两只脚后跟老是干裂、出血,用了好多方法也不管用。 后用芥末糊治疗脚裂。仅用三天,她的脚后跟不但不出血了,也比以前光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