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华语
childrenChinese_topic
少儿汉语教材语料库
共180条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我的妹妹我的妹妹名叫盈盈,才六个月大。她的脸圆圆的,长长的睫毛下闪着一对又黑又亮的大眼睛。
妹妹很爱笑,她笑起来时咧开小嘴,真逗人。我们大家都很疼爱她。
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妹妹一看见我就很开心。她躺在摇篮里,双手摇来摇去,像是在欢迎我回来。
别看她小,她已经会跟我玩捉迷藏了。
有时候,我躲在沙发后面,妹妹坐在地毯上,我一喊“盈盈,盈盈”,她就转过头来找我,像一只乖巧的小花猫,好可爱呀!
我唱歌跳舞时,妹妹也跟着挥舞双手,高兴极了。我还喜欢抱着她坐在沙发上,把小毛巾盖在她的头上。
妹妹会自己用小手把毛巾掀开,然后咯咯地笑出声来...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成语故事(二)鹬蚌相争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一只河蚌从壳里钻出来晒太阳。好暖和呀!忽然,一只水鸟飞过来,把嘴伸进蚌壳里,想吃河蚌的肉。
河蚌立刻闭上了自己的蚌壳,紧紧地夹住了水鸟的嘴。水鸟挣扎了一番,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了。
水乌心想:“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讨厌的河蚌就要渴死了。”
河蚌也在想:“我夹住了你,今天不放,明天不放,你这倒霉的水鸟就会饿死。’’它们僵持着,不论怎么样,双方都不肯让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河蚌和水鸟都精疲力竭了。这时,走来了一个渔翁,他看到夹在一起的河蚌和水乌,轻轻松松地把它们都捉走了。
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找骆驼从前,有个商人丢了一只骆驼。他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特别着急。
这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他就马上赶上前去询问:“您看见过一只骆驼吗?’’
老人说:“您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儿跛?”
商人回答:“是呀,您怎么知道的?’’
老人又问:“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边驮着红枣,右边驮着豆子?’’
“不错。’’
“它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摇摇头,慢吞吞地说:“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非常气愤,说...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知错就改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带着他的学生子贡、子路等人周游各国,宣传他的思想和主张。
一天,他们路过一个地方,忽然听到“轰隆……哗啦’’的声音。
孔子连忙对学生们说:“你们听,山那边又打雷又下雨,咱们快找个地方避避雨吧!”
子贡说:“老师,山那边并没有打雷下雨呀,那是大海的涛声……’’
孔子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是没有见过大海。子贡带着老师和同学爬上山顶,向东一看,只见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望也望不到边。
海浪拍打着石崖,发出“轰隆……哗啦”的声音。
这时,孔子觉得口渴得很,说:“子路,你到海边去,弄点儿海水来喝。’’子路刚要走,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大笑,原来是一个老渔翁。渔翁笑着说:“你们是外地人吧?那海水又...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京住惯的人,冬天要是不刮风,那简直就会觉得是奇迹,而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从伦敦回来的人,冬天要是能看见日光,那简直是怪事,而济南的冬天是晴朗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那么毒。在北方的冬天,能有这样温暖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悠闲地晒着阳光,暖和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轻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海滨小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无边无垠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上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到处是五颜六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青色的虾和蟹,还有金黄色的海螺。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放心吧,燕子妈妈我家的屋檐下,原来有个燕子窝,住着燕子一家。我时常看见燕子妈妈给它的孩子喂食,也时常听见小燕子清脆的叫声。
有一天,我正在屋里做作业,忽然听到燕子妈妈凄惨的叫声。
打开窗户一看,只见它在院子里焦急地飞上飞下,一只小燕子正缩在阳台的角落里,痛苦地挣扎着。
我急忙跑过去,把小燕子放到手心里一看,哎呀!它的左腿摔断了。
这时,燕子妈妈在我的头上一边飞一边伤心地叫,似乎在说:“小朋友,快救救我的孩子吧!”
我被这样的情景打动了,安慰它说:“放心吧,燕子妈妈,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宝贝的。’’
我先找来药水...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我和姐姐争冠军学校在儿童节那天要举行一场乒乓球比赛,体育老师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我和姐姐是乒乓球爱好者,我们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经过几轮激烈紧张的比赛,出人意料的是由我和姐姐争夺冠亚军。
决赛那天,礼堂里坐满了人,窗外也挤满了同学。大家都在不停地议论。有的说:“姐姐一定能得冠军。’’
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得才棒呢!”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我一下子紧张起来。
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黄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就全是汗水了。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渐渐...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田忌赛马两千多年以前,齐国有个大将叫田忌,他酷爱赛马。
一天,齐王对他说:“田忌,听说你近又买了几匹好马。上次我们赛马,你输了,今天我们再赛一次,如何?’
田忌知道自己的马没有齐王的好,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接受了他的挑战。
齐王和田忌的马,都分三个等级: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比赛一共进行三场,谁输谁赢,由三场比赛的后结果决定。
比赛开始了。第一场,田忌用同等级的马跟齐王的马比赛。同等级的马,田忌的都没有齐王的好,结果三次都输了。
齐王赢了第一场,非常兴奋,立刻命令...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看月食报纸上说,今天晚上有月食,八点十分开始。奶奶笑着说:“现在叫月食,我们小时候叫天狗吃月亮。
人们担心天狗吞掉月亮,就拿着锣啊、脸盆啊,边跑边用木棍敲。敲着敲着,就把天狗吓跑了。’’
妹妹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不太相信似的。
吃过了晚饭,爸爸对我们说:“咱们看月食去吧’他带着我和妹妹出了门,来到河边。
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悬挂在遥远的夜空,银光洒在水面上,河水闪闪发光。妹妹高兴地说:“姐姐,今天晚上天狗不会来了吧?"
她的话刚说完,月亮就变了样子,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
慢慢地,月亮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接着像镰刀,像眉毛...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猫弟弟很喜欢猫。一次,邻居送给他一只刚满月的小猫。
这只小猫浑身雪白的毛,像雪球似的,弟弟一见到就很喜欢,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白’’弟弟和小白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小白喜欢在阳台上滚来滚去,开心地玩耍。有时候弟弟拿着一条红带子,在它面前来回摇晃,它就扑过来扑过去地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过了几个月,婶婶家的猫妈妈生了四只小猫,很可爱。弟弟抱了一只来养。
这只小猫全身长满金色的毛,它特别淘气,常在院子里乱跑,一会儿跳到墙上,一会儿爬到树上,有时又会跑到屋顶上,在那里眯着眼睛享受温...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差不多先生的故事知道我们生活中出名的人是谁吗?他姓“差”,名“不多”,你听说过吗?
他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很多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常常说:“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那么认真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盐,他买了白糖回来。妈妈很生气,可他毫不在乎地说:“盐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他:“西安是中国哪个省的省会?”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山西"老师说:“错了,是陕西,不是山西。”
听了老师的话,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山西和陕西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要坐火车去上海。他慢慢悠悠地走到车站,迟到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
他瞪着眼,摇摇头说:“算了,明天再说吧...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阿凡提的故事有一天,一个穷人忽然来找阿凡提,对他说:“仁慈的阿凡提啊,我想求您一件事,不知您肯不肯帮忙?’’
“帮助别人是好事呀,你就直说吧!”阿凡提说。
“唉!昨天我只在饭馆的门口站了片刻,哪知道饭馆的老板却再三向我要钱,他说我闻了他饭菜的香味,叫我给他饭菜的香味钱。
我不给他,他就到法官那里去告我。法官说今天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实在没办法,只好来找你,你能做我的律师吗?’’
“行,行,没问题!”阿凡提很干脆地答应了,他陪着穷人去见法官。
饭馆老板早就到了,正跟法官谈得高兴。法官一见到穷人,不分青...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美丽的内蒙古草原我喜欢旅游,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内蒙古大草原。
那是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好像一个大花园,比我梦中的还要美。
记得那年夏天,我们坐着汽车整整颠簸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草原。
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绿油油的草原上盛开着鲜花,到处弥漫着花的芬芳。远处,一些牧民正放着羊。
羊群“咩咩”的叫声,伴随着牧民们嘹亮的歌声,在草原上空飘荡。
羊群雪白雪白的,好像天上的云朵,在蓝天绿草之间飘动……这景色太美了!我真想跳下汽车...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1 标题:小雨点好久没下雨了,大地干得裂开了口子。人们在盼雨,庄稼在盼雨,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在盼雨。
这一天,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无数小雨点听到雷声,好像听到了集合的命令,从四面八方跑来,准备给干旱的大地下一场好雨。
有一个小雨点掉队了,急急忙忙地跑来集合,在路上,被一朵在天空中飘来飘去的白云拦住了。
“雨点!’’白云悠闲地问,“你急急忙忙的,要去干什么呀?’’
“去下雨。”小雨点说。
“难怪你这么着急!别去干蠢事啦,还是跟我在一起吧,永远待在天上,多逍遥,多自在!’’
小雨点摇...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我和中文我在中国出生。五岁时,跟着爸爸妈妈到了日本。在日本那几年,我日语说得越来越好,中文却越来越差。
七岁那一年,因为爸爸的工作调动,我们全家又搬到了美国。
刚到美国时,我每天学英语,背单词。半年后,我有了一些美国朋友,英语也说得很流利了,而我的中文却更生疏了.
那年春节前,中文学校的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过新年”
我写道:“中国新年,我们起来放火,然后大象在吃饺子。”
大家都笑话我。
其实我想说:“过新年,我们放鞭炮,然后大家在一起吃饺子"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解释“白痴”的意思,我回答说:“‘白痴’就是吃了很多还不饱。”
大家哈哈大...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不到长城非好汉国有句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终于登上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好汉”。
那天,我很早就出发了。在旅游车上,我闭着眼睛,想象着向往已久的万里长城。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身边有人惊叫一声:“快看!长城!”我睁开眼一看,啊!
高耸入云的山上,长城蜿蜒起伏,连绵不断,明媚的阳光给长城镶上了一道金边。
旅游车刚停稳,我就抢先一步跳下车,向长城冲了过去。
我看到长城上巨大的砖石,简直不敢相信,我想象中的长城现在就在眼前,...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龙的传人“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
我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唱过这首歌。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龙’’这个名称,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父亲给我描述过,龙长着牛头、虾眼、鹰爪、蛇身、狮尾。记得当时我还曾经央求父亲带我去动物园看这种神奇的动物。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龙。它是中国人崇拜的一种图腾,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跟随父亲回到他阔别已久的故乡——中国,去寻找龙的踪迹。
那里几...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推敲唐朝有个诗人名叫贾岛,他作诗十分认真。
据说,他写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要反复修改。
有一天,贾岛骑着一头驴在街上走,一边走,一边想,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反复吟诵这两句诗,觉得如果把其中的“推’’字改成“敲”字,也许更好一些。改不改呢?
他一时决定不了,于是就在驴背上一遍遍地读,还用手比划着“推’’和“敲’’的动作。
这时,有个大官坐着轿子从前面过来了。
贾岛还在聚精会神地默念着那两句诗,一点儿都没有发觉,骑着驴一直闯到大官的轿子前。
轿夫怒气冲冲地把他从驴背上拽了...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我看中国的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先后几次到中国参观、学习和访问。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1 985年,我第一次到北京。那时候,中国只有少数的家庭有电视,酒吧、剧场也屈指可数。
一到晚上,公共汽车停运,商店都关门了,街上冷冷清清的。
但是,这里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吸引着我:
早晨,十字路口的红灯亮时,数以百计的自行车停在线外;
绿灯一亮,自行车又同时启动。不管走到哪儿,人们都热情地打招呼:“吃了吗?’’“您上哪儿?’’
送客时,他们总是要把客人送...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毕业情思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们接受着知识的滋润,接受着爱的熏陶。
老师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把我们从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茁壮的少年。此时,即将毕业的我们对母校是多么的依依不舍啊!
母校,像母亲那样关心、呵护着我们,希望我们快快成长,长大成为有用的人才。母校有辛勤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和美丽的校园。
老师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一堂堂课,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同学们互相帮助,互...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晏子出使楚国齐国的晏子被派到楚国去当使者。楚国的国君听说晏子身材矮小,就想侮辱他。
楚王让人在城门旁边另外开了一个小门,准备等晏子来时,叫他从小门进。
晏子到了楚国,士兵按照楚王的吩咐,叫晏子走小门。晏子对士兵说:“只有到狗国去的人,才从狗洞进去。
今天我被派到楚国来,怎么能走狗洞呢?’’士兵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去了。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说:“齐国太没有人了!”晏子说:“齐国的首都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总是挤满了人,摩肩接踵。
只要人们挥一挥袖子,就能遮天蔽日,甩一甩汗水,就跟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齐国既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当使者呢?”
晏子回答说:“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有一个原则:对方是什么样的国家,就派什么样的人去。
如果...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包公断案有一次,包公坐轿子出去办事,路上遇见一个小孩,正坐在一块青石板上哭泣。
包公叫人停下轿子。他走过去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啊?’’孩子回答说:“我是卖油炸糕的。
今天早晨卖了两百个铜钱,我把钱放在篮子里了。刚才市场上没有顾客,我就在这块青石板上睡着了,醒来以后发现篮子里的钱不见了。”
说完,他又呜呜地哭起来。
包公又问周围的商贩:“刚才有人从这里经过吗?”商贩们都说:“现在是中午,市场上没人来买过东西。’
包公想了想,对孩子说:“你的钱放在篮子里,刚才又是坐在青石板上,钱没有了,难道是被青石板偷走了吗?
来人,把青石板和孩子一起带回去审问!”
商贩们听说包公要审问青石板,觉得很奇怪,都凑到衙门里去看热闹。
包公坐在大堂上,指着青石板说:“青石板,这个孩子曾经在你这儿坐过,快说实话,是不是你偷了孩子的钱?”
青石板当然一句话也不会讲。包公大...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成语故事(三)坐井观天
井底有一只青蛙,它从来没有出去过。一天,一只小鸟飞累了,落在井边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找点儿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用得着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青蛙笑了,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真的弄错了。
你每天蹲在这口井里,从来没有出来过,怎么会知道天有多大呢?你真应该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滥竽充数
齐王爱听人吹竽,尤其爱听合...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黄帝陵的柏树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他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传说车船、文字、数学、乐器等都是他发明的。
他还领导人们造房屋、打水井、种庄稼,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尊重他、怀念他,就修建了黄帝陵和黄帝庙,世世代代纪念他。
黄帝陵里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其中有一棵柏树又高又大,光树干就有八九层楼那么高。
它的树干也很粗,七八个大人才能合抱过来。这棵树的年龄有多大,恐怕...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泰国之旅去年暑假,我跟父母一起去泰国旅行。我们玩得很愉快,旅途中见闻也很.多。
有一次,我们去超市买饼干。我的父母是日本人,一句泰语都不会说。爸爸向售货员比划了半天,售货员也不明白。
我站在旁边,试着用中文问了一句:“请问,饼干在哪儿?”没想到售货员一下子就明白了,笑着告诉我:“哦,饼干就在那边。’’
原来这位售货员能听懂中文。我很激动,真想不到在泰国中文也能派上用场。
爸爸兴奋地说:“幸好你会中文,要不然我们恐怕就吃不着泰国饼干了。’’
还有...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关公的故事关公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将军。
有一次,关公带兵攻打魏国,作战时被毒箭射中了胳膊。
士兵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经渗入到了骨头里,就劝他回蜀国治疗,但是关公坚决不离开。
他的伤势一天比一天严重了,于是士兵们派人到处寻找名医。
一天,来了一个自称是华佗的医生。他听说关公中了毒箭,特地来给他治伤。
这时,关公正在和别人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露出痛苦的表情而扰乱了军心。
华佗看了关公的箭伤,说:“你的胳膊如果再不治疗,恐怕就要废了。
如果要根治,就要把胳膊绑在柱子上,再蒙住你的眼睛,然后用刀把皮肉割开,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涂上药,用线缝起来...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历史悠久的汉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之一。
它和世界上其他几种古老的文字一样,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只有汉字至今还在使用,一直没有间断。
人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因为中国在五千年前就开始用文字来记录历史。
两千二百多年前,当欧洲一些民族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中国已经有几千卷图书了。
这以后编写出来的书更是不计其数。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用汉字书写了大量的不朽著作,有些还被翻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
在中国,不只是汉...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北京的胡同老北京城有很多纵横交错的小街道,叫“胡同’’
老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像牛毛"意思是北京的胡同不计其数。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多少?
据说,元代时有四百多条胡同。到1 986年,胡同的数目达到六千多条。
如果把所有胡同的长度加起来,有几十万米长。
以前的胡同,几乎都是笔直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宽度统一,四通八达,像棋盘一样整齐。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胡同也变得千奇百怪。长的胡同,有三千多米;窄的胡同,一个人都很难通过。
拐弯多的一条胡同,有二十多道弯,人... -
教材:汉语文本/汉语文本12 标题:“年”的来历春节是中国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过春节也叫“过年’’,你知道“年’’的来历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深山里有一个又丑又凶狠的怪兽叫“年”每到寒冬快要过去,春天就要来临的时候,“年”都要出来吃人。
为了防备“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储备一些粮食,到了腊月三十的晚上就关好门窗,整整一夜不睡觉。
直到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的早上,“年”走了,人们才打开门,彼此祝福。
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庄,正好一户人家火炉里的竹子烧得噼噼啪啪直响,“年”吓得赶快跑了。
“年”又到了另一个村庄,看见一家门口晒着红棉袄,鲜红的颜色吓得它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