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华语
childrenChinese_topic
华文主题分类语料库
共16条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完璧归赵 关键词: 归 赵 战 献 典 宾 抄 见机行事 无价之宝 以城换璧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战国时候,秦国强,常常攻打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国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为了把这块宝玉骗到手,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换这块宝玉。
赵王很着急:答应吧,肯定要上当;不答应吧,又怕秦王派兵来进攻。他就让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叫他见机行事。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宝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上前一步,说:“这块宝玉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就把宝玉交给了他。蔺相如捧着宝玉,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说:“我看您...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南郭先生逃走了南郭先生小时候非常聪明,非常乖巧,亲戚们都称他为神童。但是,他后来渐渐变得又懒惰又好玩。长大以后,他什么事也做不来,只好过着穷苦的日子。
当时,齐国的君主很喜欢一种叫做竽的乐器。这种乐器吹出来的声音很好听。齐王想找一些会吹竽的乐师,成立一支乐队。南郭先生虽然不懂得吹竽,也报...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道听途说 关键词: 桶 斤 丑 跛 鬼 传闻 责任 传播 节省 偏僻 无形中 劳动力 道听途说 人云亦云 真相大白孔子曾经说过:在路上听到一些传闻,便人云亦云,不负责任地四处传播,是不道德的。
孔子的话很有道理,道听途说确实要不得。春秋时候,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
当时,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由于家中没有井,每天得派一个人挑着水桶,老远去打水,非常不便。后来他们在家里挖了一口井,从此不必出去挑水了,无形中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他们便对人家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了一个人!”
不料这件事一传开去,...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唇亡齿寒 关键词: 把握 不妨 反正 赠送 看穿 阴谋 俗语 等于 坟墓 行李 翻脸 觉悟 舍不得 唇亡齿寒 和睦相处 守望相助 大祸临头 不攻自破春秋时代,国和国之间总是不能和睦相处。有一次,晋献公决定派兵攻打虢国。大臣荀息向他建议:“从晋国到虢国,中间隔着一个虞国。不如先向虞国借一条路进入虢国,等消灭了虢国,回头再攻打虞国。”亚献公对于借路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把握。荀息说:“不必担心,只要献上名马和宝玉,虞公一定会答应的。”
晋献公有点儿舍不得名马和宝玉。荀息说:“不妨先给他吧,反正灭了虞国之后,宝物还是会回到我们手中的!”
晋献公于是派荀息把名马和宝玉赠送虞公,同时提出借路的要求。...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黔驴技穷古时候,中国有个叫黔的地方。那里本来没有驴。后来,有人从外地运来一头驴,放到山脚饲养。
老虎经常在山区出没,对山林里的事物了如指掌。不过,当老虎初次看见驴的时候,不禁疑惑起来,它自言自语地说:“这家伙长得头大耳长,难道是天神吗?”老虎不敢接近它,只好躲进草丛里,偷偷地观察驴的动静。过了一会儿,老虎放轻脚步,走近驴子,仔细打量着它,但仍然弄不清楚它有什么本领。
有一天,驴子突然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跳,以为驴子要吃掉自己,慌忙逃走了...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唇亡齿寒春秋时期,晋国想攻打虢国。但是两国中间隔着虞国,要攻打虢国就得向虞国借路。晋国的国君晋献公怕虞国不答应。
晋国的大夫荀息给晋献公出了个主意:“请把您的美玉和骏马作为礼物送给虞王,然后提出借路的要求,他一定会答应的。”
献公说:“那块美玉是我祖传的宝贝,那匹骏马是我喜爱的马,如果虞王收下这两件礼物,又不借路给我们,那怎么办呢?”
荀息回答说:“绝对不会那样。他如果不答应借路,必然不会收下我们的礼物;如果收下我们的礼物,一定会借路给我们。即使他收下了礼物,美...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草船借箭周瑜很妒忌才智过人的诸葛亮,想故意为难他。有一天,他对诸葛亮说:“我们快要跟曹操的军队交战了。我想请先生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说:“军情紧急,我只要三天就够了。”
周瑜惊奇地说:“三天?军营里是不能开玩笑的呀!”
诸葛亮说:“我怎么敢跟主帅开玩笑呢?要是三天内做不到,我甘愿受罚。”
诸葛亮离去后,周瑜吩咐军匠,不要为诸葛亮准备充足的材料。周瑜心想:如果诸葛亮到时候交不出箭,就定他的罪。除此之外,周瑜还派鲁肃去打听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鲁肃去见了诸葛亮,诸葛亮没有提造箭的事,却向鲁肃借了二十艘船。他要求每艘船都用青布遮盖,还要在船的两旁排满稻草人。他还要求鲁肃不要把借船的事告诉任何人。鲁肃答应了。
鲁肃回去向周瑜报告,只说诸葛亮还没有开始造...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成语故事两则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一户人家的门前挂着一口大铜钟,他越看越喜欢,想把它偷走。可是钟很重,他搬不动。
这个人想:既然搬不走,不如把钟打破,拿些铜片到市场上去卖,换些钱来花。但是,敲打铜钟会发出声响,万一惊动屋里的人怎么办?对了,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到声音了吗?
这个人看见院子里有一根铁棒,便顺手拿起来使劲敲打那口钟,然后放下铁棒,双手掩住耳朵。屋里的人听到了钟声,马上冲出来把他抓住,送进了官府。
后来,人们就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狐假虎威
老虎在森林里寻找食物时,抓住了狐狸。
...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瞎子摸象 关键词: 瞎 兵 骑 缸 桶 剩 粗 集 言 语四个瞎子走在路上,一个士兵骑着大象,大声喊道:“象来了!”瞎子们很想知道象的样子,便请求士兵给他们摸一摸大象。
第一个摸到象肚说:“象是个水缸。”第二个摸到...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坐井观天 关键词: 井 绕 燕 招 羡 慕 怜 妨 阔 倍 疑青蛙住在井底。他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一天,他在井底绕了一圈,心里很得意。一只燕子停在井边,青蛙向他招招手说:“哈哈!你一定很羡慕我,我已经走遍了天下。...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一鸣惊人 关键词: 官 污 职 轨 虚 侵 犯 致 奴 衷 妙 翔 戒 积 楷战国时代,齐国的威王只顾吃喝玩乐,对国事不闻不问。许多官员贪污失职,政治不上轨道。多国乘虚而入,都来侵犯,以致齐国面临
灭亡的危机。
一个聪明的大臣不想成为亡国奴。他知道齐威王不爱听忠告,便想了一个妙计。他问齐威王:“大王,齐国有一只大鸟,整整三年不飞翔,
也不鸣叫,完...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名落孙山 关键词: 托 峦 叠 澄 俩 昼 宿 榜 挤 若 聊 况 绪 稍 稳 贤 郎 皆有一年的秋天,省城举行乡试,孙山准备去应试。村里有一位老人家,他的儿子年纪比孙山小,也要去应试,老人家酒托孙山照顾他。
一路上秋高气爽,山峦重叠,水色澄清。他们俩昼行夜宿,终于来到了城里,顺利地参加了考试。
到了放榜那天,发榜处人很多,孙山好不容易挤到榜前,一连看了几遍,都没看到自己的名字,一时若有所失。他仔仔细细再找一遍,
才在榜末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末名中举,聊胜于无,孙山顿...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半途而废 关键词: 惠 瞪 泉 舍 廉 律 惭 搁 纺 耗 惟 劝 恍 悟 跨战国时代,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十分贤惠。
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就拿回家交给妻子。妻子瞪大眼睛说:“我听说,高尚的人不喝‘盗泉’的泉水,
有志气的人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果你把金子占为己有,虽然得到了金子,却丢失了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行,值得吗?”
乐羊子觉得很惭愧,便把金子放回原来的地方。
过后,乐羊子告别妻子,到外地拜师求学。但是,只过了一年,乐羊子由于思念妻子,就中断学习,回家看她。
回到家里,妻...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对牛弹琴 关键词: 夸 琴 趾 徐 柳 穗 媚 雅 丘 呱 曼 凭 忿 趋 勿 恼 企 讽古时候,有位音乐家叫公明仪。大家都夸赞他的琴艺高超,久而久之,他就趾高气扬了。
一天,公明仪拿着心爱的古琴到郊外去踏青。微风徐徐吹来,柳丝随风飘摇,田里谷穗也如波浪般摆动。
许多不知名的奇花异卉,开放得格外艳丽。在这风光明媚的景色中,公明仪顿时有了弹奏一曲的雅兴。
这时,他看到一头水牛正在土丘旁吃草,心想:“我现在给牛弹琴,如果牛听了而忘了吃草,那不就显得我的琴艺顶呱呱了吗?”
于是,他对着牛认真地弹起琴来。...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瞎子摸象 关键词: 瞎子 闲谈 讨论 正好 摸 一堵 蛇 明白 牙齿 扇子 腿 尾巴 仍旧 争论 意见 正确六个瞎子在一起闲谈,讨论到象,谁也说不出象是什么样子来。
正好有人牵着一只象走来,他们就请求牵象的人停一停,让他们摸摸这只象。
第一个瞎子摸到象的身子说:“啊!我知道了,象好象一堵墙。”
第二个瞎子摸到了象的鼻子说:“你错了,象好象一条蛇,并不象... -
话题:文化/文学/成语故事 标题:画蛇添足 关键词: 其中 提议 壶 端 继续 得意 洋洋 却 夺 客气 添 咽 口水 呆有一次,许多人在一起喝酒。其中有一个人提议大家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可以得到一壶好酒。
比赛开始了,大家就在地上画起蛇来,其中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
他伸手拿过酒壶,准备喝酒。
这时他看见其他的人还还有把蛇画好,就左手端着酒壶,右手又在地上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