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华语
childrenChinese_topic
少儿汉语教材语料库
采用少儿汉语通用教材——《中文》、《汉语》和《标准中文》的修订版的中小学版共4套教材作为语料来源,约500篇课文.
共632条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称 呼小芳生在美国,今年八岁。过几天她就要跟着爸爸、妈妈去北京探亲了。
这天晚饭后,爸爸打开相册,对小芳说:“我们就要去北京了,咱们家的亲戚多,我来考考你该怎么称呼他们。”
小芳回答说:“行!我都叫得上来。”爸爸指着照片问小芳:“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你应该叫什么?”
小芳不假思索地说:“叫爷爷、奶奶呗”
爸爸笑了笑,说:“我再问你,这是我的哥哥,你怎么称呼?’’
“叫伯父。”小芳又指着照片上的另外几个人,说:“这是叔叔,是你的弟弟;这是姑姑,是你的姐姐。”
爸爸指...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一封信小云表妹:
你好。我刚从飞机场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给你写信。告诉你,我第一次从飞机上跳伞,就成功了。
以前,我们都是听教练讲跳伞的动作要领,在地面练习跳伞的动作,多也只是从伞塔上往下跳,模拟空中跳伞。
这次,真的要从飞机上跳了,我的心里别提多紧张了。一上飞机,我就觉得心跳加快。
飞机升到高空,我向窗外望去,除了白云,什么也看不见了。
教练走到我跟前,大声对我说:“不要慌,要沉着,你会成功的。”
听了教练的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跳伞的预备铃响了,我们立刻列队站在打开的舱门旁边,随着教练喊出的“预备——跳”的命令,第一名“嗖”的一声跳下去,不见了。
...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怎样写信封小芳和爸爸、妈妈回中国探亲。在去北京之前,他们先到了中国大的城市——上海。
在上海,小芳接到了一封信,是住在北京的表哥、表姐寄来的。
信里热情地邀请小芳到他们家做客,还说为小芳做导游。小芳高兴极了。
小芳用中文给表哥、表姐写了-封回信,又写好了信封,就去邮局寄信。
邮局的营业员看了看小芳写的信封,笑了。
原来小芳是按美国人写信封的习惯写的,上边写着自己的姓名、地址,下边写着...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春联新春佳节,中国人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春联有的描绘美丽的春光,如“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有的歌颂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有的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春联讲究对仗。
就拿“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来说,“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赛龙舟端午节到了。这天中午,河堤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人们都在盼望着龙舟的到来。
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一阵锣鼓声,龙舟出现了,龙舟过来了。
龙舟的确像一条条蛟龙,长长的船身披满了鳞甲,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
每条龙舟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手。
他们穿着同样的运动衣,划着同样的短桨。除了划船手,每条船的中间还有两三个站着的人。
他们正在使劲击鼓、敲锣、挥旗、吹哨子。
随着“冬锵”“冬锵”的锣鼓声,船桨整齐地一起一落,...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有个大诗人叫王维。他才十五岁,就一个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一晃两年过去了,在异地他乡,王维十分思念家乡的亲人。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登高远眺。...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长城清晨,老师带我们去游长城。坐在汽车上,我闭上眼,想象着就要出现的奇观。
忽然听见身旁的同学叫了一声:“长城!”
我睁开眼,只见在崇山峻岭之间,长城像一条巨龙,随着山势,蜿蜒盘旋,一直伸向遥远的天边。
汽车停在山脚下,我们顺着石级,快步登上了长城。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高大坚固。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
城墙...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东方之珠”香港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虽然面积不大,但它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空中心、信息中心。
除此之外,它还被誉为“购物天堂…美食天堂”。外国游人称香港为“东方之珠”。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到这里做生意。因此,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
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并且物美价廉。在香港,人们能够品尝到世界各地的...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马踏飞燕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匹铜制的奔马。它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这匹铜奔马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闻名中国。
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马踏飞燕”。
这匹骏马身强体壮,鬃毛整齐。它的头微微后仰,又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
它张开大口,人们好像听到了它的嘶鸣声。
为了表现这匹骏马奔跑速度之快,作者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右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这样奇妙的构思,使人想到骏马跑得太快了...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寓言两则自相矛盾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打仗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用来抵挡敌人的进攻。
有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
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锋利,无论什么盾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
说完,他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不管多么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
周围的人都觉得好笑。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剌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画杨桃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让我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的边上。
我看到的杨桃不像平常看到的那样,而像一个五角的东西。
我就照我看到的那样,认认真真地画了,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当我把这幅画交上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难道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我的画,又在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神情变得严...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找骆驼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心里很着急。
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边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没看见一只骆驼?”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越说越像我的骆驼。您看到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我没看见。”
商人忿忿地说:“别骗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田忌赛马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齐王和田忌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由于齐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此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田忌的好朋友孙膑见了,招呼田忌过去,拍着他的肩膀,说:
“从刚才的情形看,齐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想另换几匹马?”
孙膑摇摇头,说:“...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明方向。
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可以...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我和小狮子小狮子爱尔莎出生才两三天,它的妈妈就死了。我从岩石缝里把它抱出来,喂它奶粉和饮料。
不久,它的眼睛睁开了,那水汪汪的眼珠滴溜溜地转。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爱尔莎一天比一天强壮。
它一刻也不离开我,晚上就跟我一起睡。
半夜里,它常常用舌头舔我的脸,把我舔醒。
爱尔莎开始换牙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
我轻轻地摇动它.夹要脱落的乳牙,它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
我有时候靠在爱尔莎的身上看书或者画画,它吮吸着我的大拇指,不一会儿就安静地进入了梦乡。
爱尔莎快两岁了,我想把它送到动物圊去,后来又想,还是应该把它送回大自然。
但是由人抚养的动物回到大...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捞铁牛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一座浮桥。
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重修浮桥非用铁牛不可。但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捞起来呢?
人们正议论纷纷,有个叫怀丙的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
然后叫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他又叫人把两只船并排绑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三个儿子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幺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
一桶水可重...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灰雀有一年冬天,我在郊外养病,每天都到公园里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其中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这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我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我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我又来到公园的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我找遍了周围的小树林,也没有找到。
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没看见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
小男孩的脸一下子红了,他吱吱唔唔地说:“没看见,我……我没看见。...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苦柚金秋十月,家乡的柚子熟了。伯父带着女儿,从遥远的南美洲回到了中国南方的浮云镇。
第二天一大早,堂妹就嚷着要我陪她去买柚子。
“我也去。”伯父笑着说,“她没见过柚子,我也四十来年没吃过家乡的柚子了。”
一筐筐柚子摆在街道旁。我们东瞧瞧,西看看,不知买谁的好。往前走,我们来到一个小姑娘跟前。
她胸前别着校徽,正安静地坐在那儿看书。看样子她早巳忘记自己在卖柚子了。
“多少钱一个?”伯父指着她那筐又大又黄的柚子问。
“一块钱一个。”
“这么便宜刚!这是什么柚子?”伯父又问。
“这叫棉花柚。这种柚子看起来挺大,其实里边的肉并不多,...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李广射虎唐代诗人卢写过一首著名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诗中那位“夜引弓”的“将军”,就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
据说,他在镇守北方边境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完璧归赵战国时候,秦国强,常常攻打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国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为了把这块宝玉骗到手,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换这块宝玉。
赵王很着急:答应吧,肯定要上当;不答应吧,又怕秦王派兵来进攻。他就让蔺相如带着宝玉到泰国去,”叫他见机行事。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了秦王,献上宝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不提以城挟璧的!蔺相如看到!
这种情形,上前一步,说:“这块宝玉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就把宝玉交给了他。
蔺相如捧着宝玉,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所...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苏珊的画苏珊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楼梯。这幅画明天要参加评奖呢。
“苏珊,”爸爸又在催她了,“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好了,好了,再有一笔就画完了。”
但是,就在这时候,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苏珊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一只小花狗,不是很好吗?”
苏珊想了想...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国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有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孙悟空又叫美猴王。他使一根金箍棒,本领很大,会七十二种变化,能降服各种妖魔鬼怪。
唐僧师徒四人从大唐都城长安出发,历经千难万险,来到火焰山。火焰山满山大火,人过不去。
铁扇公主有一把芭蕉扇,是把宝扇,可以把火扇灭。孙悟空去借,铁扇公主不肯借。
孙悟空就变成一只小虫,飞进铁扇公主家,藏在一只茶杯里,在铁扇公主喝茶的时候,钻进了她的肚子,在里面翻跟斗。
铁扇公主受不了,只好把扇子借给他。
孙悟空拿了扇子,就到火焰山去扇火,没想到,一扇,火更大了;再扇,那火把孙...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一次成功的实验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
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他对这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
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
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吃西瓜
有几个人想捉弄阿凡提,请阿凡提吃西瓜。
阿凡提和他们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说笑。那几个人把瓜皮偷偷地丢在阿凡提身后。
吃完西瓜,一个人指着阿凡提身后的一堆瓜皮,说:“哎呀,这么多瓜皮,阿凡提吃了多少西瓜呀!
他一定是馋坏啦!”这些人哈哈大笑起来。
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看来,我没有你们那么馋。要不,你们...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写留言条妈妈:小云,你回来啦。你姥姥来电话了,她这几天身体不太好,我们去看看她吧.
小云:我们现在去,爸爸知道吗?
妈妈:我刚才打了电话,他不在办公室。你写个留言条好吗?
小云:留言条怎么写呀?
妈妈:写留言条很容易。先写收条人的称呼,再写要说的事情,后写...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陶罐和铁罐王宫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讥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打不碎。”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量车轮的孩子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计算圆的周长要用到圆周率它的值在3.141 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样精确的数值,是中国的科学家祖冲之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首先推算出来的。
祖冲之小时候非常喜 ,欢数学和天文学。
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老师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这话对不对呢?
第二天一早,他就拿了一根绳子,跑到村口大路旁,等候来往的车辆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拦住马车,对驾车...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发明麻醉剂的人一千七百多年前, 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那时候没有麻醉药,病人动手术常常疼得连声惨叫,华佗因此深感不安。
有一次,一个小孩胳膊上长了毒疮,华佗给他动手术,那个小孩疼得乱蹦乱跳,撕心裂肺般地哭叫。
华佗只得叫来几个大汉把他死死地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勉强把手术做完。
看着疼得死去活来的孩子,华佗想:有什么办法能叫动手术的病人不疼呢?
事也凑巧,这天几个人抬着一个折腿的汉 来找华佗医治。
华佗给他动手术时,那汉子... -
教材:标准中文文本/2.3 标题:让火车上山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卓越的铁路工程学家。他一生参与设计、修建了十条铁路。
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由他担任总工程师修成的。
这项工程 十分艰巨,当时一些外国著名的工程师都不敢尝试。
詹天佑不怕困难,承担了这项任务这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修成的铁路干线。
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二百公里,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
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艰巨。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